在《阿甘正传》中,有一段对话令我印象深刻:
珍妮问已经在上大学的阿甘:“你长大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阿甘,一个一直被认为反应迟钝的人,回答说:“阿甘”。
珍妮以为阿甘没有听清自己表达的意思,又重复了一次:“不是这个,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阿甘再次回答:“阿甘。难道我以后不能成为自己了吗?”
小时候,我们总是会写到这样的作文题目:你们长大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理想是什么?
当然,我们回答更是各种精彩,“我想成为武林大侠,劫富济贫”武侠剧看多了就会这样;“我想成为警察,惩奸除恶”《重案六组》看得不少;“我想成为医生,救死扶伤”书本知识记得不少,《白求恩》影响颇深……
回想童年种种理想,再看当下的自己,曾经的理想,已经实现了?还是早就被丢在了云霄之外?
因为从事高中升学方面工作的原因,我接触到了很多想要为自家孩子博取名校机会的家长,他们孩子的成绩也算不错,但是如果仅凭高考成绩很难走进985、211或者双一流的高校。
为了能让孩子走进那些名声在外的高校,家长们费劲心思,在高三阶段疯狂为孩子“提升”综合素质。
当然,我没有要评判家长们这种做法的意思,毕竟父母为了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无可厚非。
只是想问几个问题,家长觉得孩子一定要进名校才行,是有什么科学依据吗?孩子对于自己要“被”送进名校,怎么看?
上学的意义是什么?一味的送孩子进名校又是为了什么?
前两天读了一本书叫《优秀的绵羊》,它的作者是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过5年研究生导师的美国作家、评论家威廉·德雷谢维奇。
在名校担任教授期间,偶然的一次机会让他幡然顿悟,原来自己一直以来根本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至于为了什么,好像也并没有具体的目标,“只是别人都是这样做的,我也就这么做了”。
为了找寻自己生命的意义,威廉毅然从名校辞职。除了《优秀的绵羊》这本书,他的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在网络上点击率超过100万次。除了经常应邀在各个大学发表演讲之外,他还是一名颇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其文章经常出现在《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国家》、《新共和》上。
在《优秀的绵羊》这本书里,他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多年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所得,及各种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与“精英”学生沟通结果发现,外人口口声声称赞的“精英”们,不过是一群胆小、畏缩,没有安全感的人群。
他们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他们正在学习的科目,挑战的活动,占了学习大多数时间的社交等等,都只是因为,“精英”都是这样的路径,“我是精英,我就应该这样做。”
他们虽然身处名校,却俨然成了一个个“机器人”。
他们不会主动思考,不知道要如何运行,如果没有前人的“操纵”。
当然,这些也不能全然责备他们,毕竟造成他们成为优秀机器人的,除了他们的父母,还有学校、政府的错。
大学:办学的目标?
在《优秀的绵羊》中,作者威廉指出,自从出现名校排行榜之后,为了让学校能得到更好的排名,校领导们挖空心思,让学生得到更加全方位的发展。比如各种课外活动,美其名曰是为了让学生扩大社交圈,对以后工作会有很大帮助。
实际上呢,作为正需要提升自己专业知识,探索人生意义的学生们,不得不耗费超过专业学习的时间,去完成必要的课外活动,因为这些活动也是展示着他们作为精英们能力的一方面。
当然,不负众望,虽然精英们被逼的焦头烂额,但是最后呈现出的确实A+的成绩。
这些精英们,俨然被打造成了机器人,不管给予什么样的程序,只要代码写好,过程如何艰辛,他们都能完美达到终点。
在书中,威廉还说到,仔细观察这些精英们,他们选择学习的课程、课外活动,愿意接受的挑战,都是能帮助他们得到A及以上成绩的,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中获得安全感。
就美国而言,他们的大学,私立的要比公立的学费高很多,当然相对应教学质量、入学成绩等要求也就更高。
在孩子还茫然不知所措时,家长们已经为他们按照大学的要求铺就了一道走向“名校”的“康庄大道”,而他们只能埋头向前。
终于走进名校,才发现,原以为进名校之后就能解脱,没曾想是进入了更大的“火坑”。
当大学的目标只是把学生打造成一个个优秀的机器人时,我们是不是该停下来,反思一下高校存在的意义了?
学生:上学的意义?
我记得我母亲在我上大学之前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上了大学之后,我就不管你了。
所以,为了能“远离”母亲的“魔爪”,我报了邻省的一所大学,并如愿就读。
只是,高中阶段,唯一的目标就是能进入大学,但是为什么要进入大学,进入大学之后要干什么,却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而我也从来没有反思过。
终于,埋头苦读三年,进入了大学,终于得到了解放,可是浑浑噩噩中,四年过去了,我只能进入“社会大学”接受社会的毒打。
我相信,这应该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很多进入大学,无论是名校还是非名校的大学生,大多数都会是我这种状态,在茫然不知所踪中,就结束了学习生涯。
那么,上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在《优秀的绵羊》这本书中,作者威廉写道:
上学是为了追寻生命的意义。
很多家长在我们的微信群里经常会问,我孩子报考这个专业,以后好就业吗?这个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当然,为了以后能较好的生存,每个人都需要一份工作。但是,我们更需要的不是如何懂得生活吗?
懂得生活的意义,就需要我们学会思考:思考自己要学习的内容,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思考以后打算前进的道路……
想要理想的生活,就要生活的理想。
如何帮助学生找寻生命的意义,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摆脱“精英”系统的控制。
而要想帮助学生摆脱经营系统的控制,就需要回归真正的教育——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在标榜精英教育的人看来,是一种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为相比较精英教育,基础教育耗时较长,也无法体现真正的教育成果。
教育是,当你忘了所学的一切后,所存活下来的部分。
相比较美国,我国的教育就要好很多。
虽然,高考一直被很多人诟病,但不得不说,对于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大的国情,高考已经是一种相对很公平的选拔方式了。
我国很多名校也都是公办学校,不需要为了迎合精英者们,谋求赞助而改变教学方式。
并且前几年,我国开始实行综合评价的招生模式,也开始明确要求学生综合全面发展,而不再是当初的“唯分数论”。
进入社会之后,才发现,功底不够深厚可以在公司中学习,但是如果缺少学习力的话,就无法适应这个社会,终将被淘汰。
而学习力,就是教育应该交会给学生的。
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迎接社会,而不是给学生一份简历。
社会:“特权”的固式思维
《优质的绵羊》中,作者威廉表示,美国为何一直坚持精英教育,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美国的政府结构主要领导人、成功创业者等掌控美国绝大财富的人都是出自精英教育。
越是精英阶层,越是排斥非同类者。虽然,这种排斥异己他们不会明确说出来,但是,他们对同类的宽容、理解,对非同类的不屑,却在无意识中展现出来。
威廉在书中举到一个例子,出身哥伦毕业大学的领导,在面试的时候,遇到两个面试者,一个来自哥伦比亚大学,一个出自其他学校。但是,面试中,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明显不如其他学校的学生,这位领导依旧会把非哥伦比亚大学的人pass掉,原因就是,这位领导认为,他们哥伦比亚大学出身的人,只是还没有习惯这种模式,他们才是最优秀的。
只是,这种状况,导致的并不是优秀精英聚集为了更高目标努力,而是把一对优秀机器人安置在一个“工厂”,如果没有得到指令,他们就会不知如何是好。
很多享受最初精英教育模式的人,他们是真正的有各种能力,无论是课业还是课外实践活动,诸如社交等能力,当时的他们还没有变成“特权”社会,如果能力不足,就会被判定失败。所以,为了保持成功,他们只能努力,两者兼具。
但是,随着“特权”社会的建立,高校为了争取获得更多的资助,他们为身在特权中的学生开各种后门,只要他们愿意,即便实际那些学生只有C,也能获得A+的成绩。
在这种教育体系中,特权者不会遇到被拒绝的情况。
可是,现实的世界,不只是特权的世界,走出学校的象牙塔,当他们一次次遇到来自别人的“不”,他们又如何自处?
更可怕的是,当这些精英教育出来的学生,按部就班的走上前辈们的道路,成为政客中的一员时。
这些人,每天都在做着能够影响万千普通人生活的决定,却从未了曾了解过普通人生活的样式,也不知道普通人真正的需求。
这种模式,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精英与普通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精英们成了优秀的机器人,不断重复着前辈们的脚步,可是社会的发展却不曾循环以前的路线,结果是理想与现实脱节,到那时,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呢?
教育,是我们每个普通人得以变得优秀的途径。只是通过教育,我们到底需要学到的是什么?
是千篇一律的模板,还是充满个性化的自我?
我们古语有句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希望,无论是在精英阶层,所谓的名校学习的人,还是在普通大学学习的人,都能带着思考接受教育。
希望,身为教育工作者人们,始终记着自己的定位,是一名引导学生的引路人,而不是回答问题的机器。
希望,保持着“精英”思维的上层人,抛弃自己“自视高人一等”的思维模式,看看周围那些被“淘汰”的人。
这本书,《优秀的绵羊》,让我想到绵羊的天敌狼。
虽然狼性文化,我并没有很赞成,但是如果只是一只只优秀的不知自我的绵羊,那我宁愿选择狼性文虎,至少,奉行狼性文化的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希望每个独特的人,都能活出独特的自己!
(因不知明的原因,图片无法上传,只能无图发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