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每天写500字想法
听书 | 没有生命力的观点,最终一定消失不见

听书 | 没有生命力的观点,最终一定消失不见

作者: 西陆华胥 | 来源:发表于2022-07-30 09:49 被阅读0次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179/200 天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欢迎你来到我的读写世界。

今天梳理了一些过往听书感想精华,打包分享给你,希望能有所启发。

01

# 好习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是由习惯造就的。

习惯的思考方式,习惯的行为模式,塑造了我们。

如果想要变得更好,那么就是用更好的习惯,去替代原来的习惯。

用更加积极向上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去替代原来略显消极的思考。

比如将抱怨思维调整成问题意识,去发现问题背后的原因,去找到问题中潜藏的机会。

用更加高效率且健康的行为习惯,去替代原来消耗时间而于成长无益的习惯。

比如把刷短视频的时间用来听书,把吃喝玩乐的资金转而投入在学习培训上,用投资替代消费。

工作和生活中的很多习惯,都值得我们自己再审视,去提升。

通过让自己成为一个良好习惯的系统,持续迭代升级自身思考和行为模式。

这样一来,成长是自然而然的了。

另外,我在想,改善习惯的时候,是不是从小处着手比较好?

从微环境、少量重复和小奖励开始,克服最小阻力,启动新的习惯,然后再坚持下去,习惯成自然。

这样直到下一次习惯系统的升级。

02

# 教育公平

如果有一天,教育成为贫富之间的藩篱,甚至于成为贫富分化的加速器,那这样的教育是不是就已经脱离了它的本质?

美国的巨大贫富差距,带来了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教育上的参差不齐,又进一步增强了贫富差距。

最终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可是那些贫穷人家的孩子,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属于这个社会的孩子。

整个社会,都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获得自我成长。

这些年中国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那是相当闪亮。

而我们的教育现状,也越来越引起了广泛关注。

去年的「双减」政策,更是颠覆了教培行业,一时间整个行业变天。

可以说,国家层面也意识到了教育的问题,采取硬手段坚决整治。

希望教育会越来越好吧。

03

# 优绩至上

优绩制并不完美,也有bug。

也确实如此。

如果成功和失败,只看努力,只认结果,是不是一种偏颇的逻辑?

因为现实告诉我们:

并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有结果,并不是付出多大的努力,就能收获多少成果。

努力和成果之间,并不是成正比的。

很多时候,选择、运气、环境等因素,也深刻地影响着结果。

比如说,同样是卖衣服,线下商场里的售货员,可能收入就不及线上网店销售员,更不及风口上做直播带货的人。

你能说线下的人不够努力吗?

比如说,相近的工作内容,在一二线城市的薪资水平,远远高于三四五线城市,即便是做保安,大城市里的薪资待遇也是远超小县城里的。

你能说小县城里的人不努力吗?

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好好生活。

只不过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最后结果不同而已。

所以,我们也要警惕优绩制的弊端,在认可努力的同时,也要保持谦卑。

毕竟,人人生而平等且努力。


04

# 独特观点

古人都讲究独特观点的吸引力,处在信息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注意观点的独特性。

在社交平台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标题党。

各种花样翻新的震惊体、解密体、荷尔蒙体…

为的就是吸引人的注意力,赚取流量。

这就是过犹不及了。

我们需要打造独特的观点,引人注目,但是也没必要去猎奇。

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打造自己的独特观点,思路很有意思,方法也容易上手,推荐你看看。

在人人都是小喇叭的时代,确实很有必要刻意练习提炼观点、新颖表达,不然再优质的内容,也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人人皆可发声,唯有独特流行。

对了,书中提到,要把独特观点变成决断力和执行力,这个理念把整本书的格局提升了不少。

我们提倡知行合一,而如果只是表达独特观点,而没有按照观点去践行,那么这就是假独特。

没有生命力的观点,最终一定消失不见。

如果不止这么说,而且这么做,用行动来表达观点,不是说出一种独特,而是做出一种独特。

能活出一种独特,这样的观点就是真独特。


05

# 第三选择

很多我们以为的两难处境,其实存在第三选择。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跳出彼此的视角,理解彼此的立场和观点,然后一起去发现新的解决方案。

第三选择的思路,能够有力打破我们的思维惯性。

在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难题时,身处有条件限制的处境,这种思路能启发我们跳出问题看问题,找到双方的交集,去创造新的可能性。

比如,之前奥运会跳高比赛中,两位选手难分伯仲,最终商量决定共同拥有奥运金牌,这就是一个共赢的第三选择。

还有一个启发,就是对答案保持开放的心态。

过早的局限在一种思路中,会错过潜在的可能。

倒不如一开始就保持开放的心态,放下成见,反而能发现新的可能。

06

# 一人企业

这是大企业的时代,也是「一人企业」的时代。

我们看得见大企业的航船乘风破浪,也看见了小企业的小船逐浪而行。

大企业有大企业的好,不过大也有大的难处。

小企业有小企业的苦,不过小也有小的亮点。

各有所长,各得其所。

这两年的形势,让人猛然发现,曾经以为的一些大厂,不再是安全的屏障,降薪、裁员不期而至。

与此同时,2亿规模的自由职业者正以独特的姿态,在这一轮经济潮中使劲儿扑腾着。

谁先谁后?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技术和时代的发展,一众大企业应运而生,而「一人企业」、自由职业者也悄然而至。

会是此消彼长吗?不知道。

又想到,一个人的安全感,究竟来自哪里?

来自平台或组织,还是利益或能力?

另外,对于普通人来说,灵活和安全的「一人企业」或许是比较恰当的创业目标。

做产品的时代,做渠道的时代,都已经是过去时。

做人群的时代已经到来,如今的技术和模式,小规模经营模式的「一人企业」也能大放异彩。

小而美,也很好。

07

# 小话西游

小时候看《西游记》,看见了热热闹闹的降妖除魔。

长大后看《西游记》,看见了坎坎坷坷的取经之路。

小时候看的是打闹,长大后看的是修行。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同样的内容,在不同年纪,看见了不同的意境。

曾经看《西游记》时的兴奋和激动,已经不再。

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生活困难和挫折的体悟,有时淡然,有时无奈。

不再把自己代入故事情节中,自以为是齐天大圣孙悟空那般斗志昂扬、战天斗地。

会觉得猪八戒那样吃吃喝喝、乐乐呵呵也是相当惬意。

会认为自己终日忙忙碌碌其实就是沙和尚式的状态,又或者白龙马那般隐去了人形,就是一个工具人而已。

想啥呢?魔幻的现实中,自己顶多就是个小妖怪。

被派去巡山,在人世间走一遍。

那也要做个不知道天高地厚、没心没肺的小妖怪,哈哈哈~

08

# 不再害羞

说实话,作为一个内向的人,我很容易紧张害羞…

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脸皮越来越厚,钝感力越来越强的过程。

想想十年前觉得不好意思的事,现在看来,都不是事儿。

尤其是从校园到社会,逐渐褪去了学生的青涩稚嫩,慢慢学着做一个社会人,渐渐变得不再那么内向、容易害羞。

当然,距离社交高手还差得太远。

那就继续努力,勇于走出内心的自以为,去链接更多的人,去探索更加广大和精彩的世界。

说到这,想起来在2016年5月的一次培训中,听杨奇函分享新媒体成长思路,他提到一句话,现在依然记得:

「状元才,英雄胆,城墙厚的一张脸。」

才不够,胆子小,脸皮再不练厚些,真的是一无是处了哈哈哈~

以前也看过《内向性格的竞争力》,认识到内向性格的一些优点,肯定了自己的内向。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内向型就是有多好,其实都是辩证地看。

就像这本书里的观点,害羞是习得性的心理障碍,是一种社交焦虑,那既然是习得的,也就能改善。

害羞,或者内向,都是这样。

再换个思路想想,如果不再内向,不再害羞,对于我们有重要意义,那还会内向、害羞下去吗?

是不是会寻求改变呢?

如果因为内向、害羞,错过一段友情或爱情,错过一份好工作,错过了一个事业机会,那还会自顾自地内向、害羞下去吗?

生存啊,总是有办法把我们塑造成自己想象不到的样子。

所以呢,勇敢地打破自我局限,去发现更多精彩吧。

相关文章

  • 听书 | 没有生命力的观点,最终一定消失不见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欢迎你来到我的读写世界。 今天梳理了一些过往听书感想精华,打包分享给你,希望能有所启发。 01...

  • 有生命力的“结构”

    有时结构也很有意思,有物质就有反物质,一定要有对照,不然它就没有生命力,早早消失在意识的尽头…… 就像乘风组、破浪...

  • 守望

    回望一直注视着的 那几颗星 有几颗 渐远了 最终 消失不见了 是啊 消失不见了 那片星空 我会一直 注视着 不知何...

  • 巧用数学思维让你表达不累

    每一次场景下的表达都是有生命力的,而观点就是生命力的发源的地。 观点的类型 按维度区分,分为一维观点、二维观点和多...

  • 消失不见

    最难过的不是小鸟飞不过沧海,而是沧海那头已经没有了等待。每次想把你忘记,你就出现再撩我一下,我的心情就会像做过山车...

  • 消失不见

    突然想消失 因为自己的努力不够 因为爱的人照顾不了 因为所有关系都弄得一团糟 因为什么都不好 所以累了 想消失不见

  • 消失不见

    小小的愿望 被前人牵动 稚嫩的美好 被沧桑引导 当世界变得不再清新 那些清新的人是否会更加疲惫 我看到了桃桃对我的...

  • 消失不见

    这几天重庆总是在下雨,就像是聒噪的母亲临行前的唠叨一样,点点滴滴的字句不由分说的伴随着我的旅途。 天空永远有一个散...

  • 消失不见

    一次偶然的机会,加了高中女神的qq,但是屌丝一般的我始终无法鼓起勇气向她聊天,只会看看她的空间,然后在将记录删除,...

  • 消失不见

    我一步一步走向你 离你仍有一步远 一点一点靠近 却一步一步远离 终于不见了你 当我再一次仰望 却寻不见 你的笑脸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书 | 没有生命力的观点,最终一定消失不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mc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