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知识活起来

让知识活起来

作者: 子若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2-01-25 23:19 被阅读0次

先生在《要使知识“活起来”》中介绍,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这么一种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能够完成作业。这种观点迫使教师片面地评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他们的能力: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就能把它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这在实践中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结果是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

细想实际教学中的语文课堂,很多时候,真实呈现的正是这样一番景象。生字的读音,词语的释义,句子的赏析,文段的品味,在追求效率的前提下,皆以知识的掌握为主。对于学生的自主理解及灵活运用,大多不在考虑的范畴之内。

记得十多年前,调入母校的我由《关雎》开启了中学语文的教学之旅。

那个时候,并不懂得教学艺术,更无从体悟教育真谛。凭着满腔热血和赤诚热爱,自认为,讲得好便是教得好。

于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滔滔不绝地讲,讲得眉飞色舞,讲得激情昂扬。从“诗三百”讲到“思无邪”,从“风、雅、颂”讲到“赋、比、兴”。

讲到兴尽之时,带着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诵读。先是男生读,接着女生读,最后师生读。

就在这样的诵读过程中,孩子们果真达到了当堂记忆的绝佳效果。而且,教室里始终洋溢着饱满而澎湃的课堂气氛。至于知识的获取,似乎隐没在了喧嚣而闹腾的师生互动之中。片面地讲和空洞地读,乃至热闹地背,到底产生了怎样的课堂效益,如今想来,竟是苍白而渺茫的。

相关文章

  • 让知识活起来

    先生在《要使知识“活起来”》中介绍,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这么一种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

  • 让知识变得鲜活

    知识如何算是学到了?知道了?懂得了?还是通过它我和身边的人有所改变?如何让所学学以致用?让知识鲜活起来呢?...

  • 《给教师的建议》阅读札记(51-55)

    51.要使知识活起来 一.为什么要使知识活起来? 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

  • 知识“活起来”

    《要使知识“活起来”》 知识灵活运用的前提是获取新知识,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或工具,教学技巧之高...

  • 书本知识活起来,游学活动

    开展游学活动,课本知识生动活起来,旅游才能让课本知识回归到真实生活,让学生能切身体会生活才是一切知识的来源,而...

  • 新生问候文

    水让鱼活起来,鸟鸣让树林活起来,灯光让城市活起来。 人的一生,有友人的陪伴,如夜空下满天的星辰,不会感到孤独。 各...

  • 51.要使知识“活起来”(二)交集点

    要使知识活起来,不能让它们成为货物存储在记忆的大脑里,这样只会增加学生继续学习的负担。而应该让知识在运用中,在不断...

  • 2019-07-24

    让空中课堂活起来 ...

  • 做真实的事,让知识活起来

    但是,这也很容易带来幻觉。阅读了文字,甚至背诵和在逻辑上理解了,就以为洞悉了事理万物,可以指点江山了。殊不知,文字...

  • 要使知识“活起来”

    今天,阅读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51条——要使知识“活起来”。 知识不是为了存储,知识若不能进入周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知识活起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mg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