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幼儿园培训礼仪,在交作业的时候园长一直在播放《半壶纱》,这一下可是不得了,勾起了我听歌的瘾,回家后没完没了了。
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平时在家里从来不听歌,在我的耳濡目染之下,小谢也没有音乐细胞,一首歌都不会唱,其实我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又一直都觉得在家里放歌好吵。
回家后,把曾经比较熟悉的老歌都听了一遍,什么《囚鸟》呀,《独角戏》呀,还有《香水有毒》呀,然后又感觉这个歌都太伤感了,想找一首阳光一点、活泼一点,但又比较经典的老歌。
翻着翻着,突然看到了刘若英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莫名其妙地喜欢这首歌,记得这首歌流行的时候,我大概20岁左右,本应该对爱情充满向往的,但我却总是喜欢爱情的那种伤感的调子。
那时候,我有三个特别好的朋友,都是武汉周边农村的,她们都有男朋友,但我没有,因为我心高气傲,想找一个气宇轩扬、一表人才的男朋友,但这样的人一直没有在那个合适的年龄段出现,现在想想,很自不量力,也很可笑。
不过,没有男朋友并不妨碍我出去玩儿,当着1000瓦的电灯泡随时给她们壮胆,不过大多时候都是我们一起结伴出去玩儿,一般情况下,她们都会给我安排一个男生来照顾我,她们总是人脉很广、资源丰富。
那时候我就很喜欢读书,喜欢读《知音》,喜欢《读者》,喜欢刘墉的那些生活感悟,她们总是说讨厌我文绉绉的,但又总是喜欢找我玩儿,女孩子真的好奇怪。
她们特别喜欢给我介绍男朋友,但他们一定会介绍那种比她们的男朋友稍逊一筹的男孩子给我,但“不食人间烟火”的我怎么能接受她们这样的安排呢?于是,我的“终身大事”成了她们最头痛的事儿,当然,我也成了她们吃喝玩乐、敲诈勒索的鱼饵。
后来,因为现实中的一些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分散了,但我们都在武汉,偶尔也会在汉正街卖衣服的地方遇到,因为那里的衣服便宜,并且款式多,但再次相遇,已经没有了从前的热情,只是叙叙旧而已。
她们那时候的男朋友都散了,都没有成为和她们步入婚姻殿堂的那个人,回首往事,曾经爱的刻骨铭心,到最后也只是过眼烟云,说出来竟是那样的云淡风轻,看不到丝毫心动的痕迹。
我时常在想,她们的故事亦是人生的故事,开始得轰轰烈烈,结束得缥缈无踪,时代节奏太快,那么长的青春可以上演好几段爱情故事,只是,到底哪一段才是她们真正的爱情呢?只有她们自己才清楚。
也许是被自己忽略了,也许是不曾被他人善待,但错过了,就是失去了,也许还有一模一样的故事再出现,再发生,但那都不是内心的那个真故事了,也许足可以以假乱真,但终究也是有假有真了。
后来,后来我们都长大了、成熟了,后来我们都摒弃了天真和真性情,后来,我们都生活得很好,这就足够了。
此文写于2022年8月2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