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父母皆祸害?
我住在马路对面,不知道父母离世很多天

我住在马路对面,不知道父母离世很多天

作者: 貔貅豹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8-28 08:45 被阅读8次

这世上最远的距离,是仅隔一条马路,我却见不到你。

我住在马路对面,不知道父母离世很多天

父母年迈,但都健在;他们相依为命,互相照顾;他们和你在一座城市,相距不过一碗饭的距离;他们在马路这边的小区,你在马路那边的高楼……

如是,人到中年的你,就可以放心了?!

你错了。

8月18日,芜湖鹰都花苑小区内,一对老夫妻双双死亡多日后,才被闻到异味的邻居发现。

生前,这对老夫妻养育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有着体面而有尊严的职业:

老爷子是重点中学的老师,患有老年痴呆症;老太太是小学教师,身体不太好。

平日里,老两口相互照顾。他们的长子,就住在马路对面的小区里。

警方勘测的结果指向:数日前,老太太突发疾病倒在客厅身亡。而老先生因痴呆无人照料,不幸离世。

即便,他们生前桃李满天下,膝下有三个孩子。但面对衰老和死亡,过往的辉煌和尊严,都变得不值一提。

原来,这世上最远的距离,是仅隔一条马路父母也难见到子女;

这世上还有一种悲剧,是马路这边的父母双双死亡多日,马路那边的子女还蒙在鼓里。

养儿防老,膝下承欢,儿孙满堂……

这样的天伦之乐,正成为现代社会的奢侈品。

社会变革带来的家庭结构之调整,生存压力倒逼的中年危机之焦灼,正让老龄化中国哀伤不断,悲剧不止。

“我于昨晚去世,走时心如止水”。

这是2017年12月,南京一小区内81岁独居老人去世两个多月后被发现时,留在家中遗书上的一句话。

这位生前育有儿女的老太太,7年前独自一人搬到离世的小区里。

垂老暮年,疾病缠身,预感到将离开的她,在中秋节当晚写下这封遗书。

她预想,死亡的第二天就会有人到来。她不知,死亡两个多月后才被发现。

而发现者,不是她生养的子女,而是离她最近的邻居。

儿女数个,生前无人问及;遗书落尘,死后无人阅及。

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凉,不过是,生儿育女,勤劳责己,不添麻烦,最终,却活成了一座被人遗忘的孤岛

这人间最妥帖的尊严,体现在生命的起点与终点。

我们大哭一声来到世上,被珍爱,被接纳,被安放。

此后余生,哪怕动荡不安,最初的爱也会犹如苗之芽、树之根,让我们在慈悲中变得坚韧。

我们蹒跚一路来到晚年,被看见,被善待,被照顾。

过往经年,哪怕委屈受累,最后的情也犹如春之花、秋之叶,让我们在凄苦中释怀离去。

当下诸多悲哀,归根结蒂不过是,初生者人如蝼蚁,垂老者逝如草芥。

记得,作家戈舟在《我在这世上太孤独——空巢老人调查》一文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对老夫妇是省城电子研究所的研究员,家境优渥良好,两个儿子优秀:一个毕业于北大,一个毕业于人大。

两个儿子定居北京后,努力打拼,成家生子,都买了150平米的房子。

功德圆满的老夫妇,身体好时也曾结伴出行,周游世界。

但当疾病突然来访,老头儿住进医院治疗,老太太累倒后被邻居发现才捡回一条命。

此后,衰老和病患终日相伴,脸面和尊严荡然不存。

儿子们除了请假回来照顾几天,很快就迫于工作和生计压力,杀回北京。病床上的老两口,只能相互打气,彼此搀扶。

出院后,儿子们谁也不主动提出“到我家来住”。内心骄傲的老夫妇,也不愿过度打扰孩子们的正常生活和私人空间。

他们花钱雇佣保姆,接二连三雇佣了好几个,发现职业精神匮乏的服务行业,很多保姆根本配不上那动辄大几千的工资。

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最终让他们选择了养老院,并最后一次立下夫妻之约:如果一个人先走,另一个人一定想尽办法紧随其后。

这是相濡以沫的老夫妻,能给彼此留下的最后一点尊严。

当血脉关系淡薄,雇佣状况堪忧,人际交往狭窄,被拽进生活边缘和衰老深渊的老人,只能用这种悲怆而苍凉的方式,挽留住最后的体面。

有知识有文化有子女者,尚且如此。无学问无身份无子女者,只会更难。

如果,你在网上输入关键词“独居老人”和“去世多天”,你会发现下面链接有成百上千条。

仅仅7月和8月,独居老人去世多日被发现的新闻,就有十余条。

《2017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显示:

身患疾病的老人,占全国老人总数的1/3,高达5600万人。

90%的空巢老人,最害怕的问题是:孤独。

50%的老人感觉家庭关系尚且融洽,仅有9.2%的老人对子女感到满意。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不是一种诗意的口号,而是一种落地的行动。

它并非“孝顺”两字能轻易囊括,更需能力、认知和诚意的共同抵达。

父母虽生数个孩子,但你依然是他们的唯一。

越来越多的悲剧证明,并非孩子越多父母越有保障。有一种悲剧恰恰源自“我不去看爸妈,不还有你们吗”的侥幸心理。

当父母老去,不管兄弟姊妹几个人,都该有“我要负责”的意识。

有时候,你一个及时的电话或探访,就能避免老人的一场意外。

父母不会拿“孝顺”怪你,但你不能心安理得地放任自己。

“不是孩子不孝顺,主要是太忙了,我也不想给他们添麻烦。”这是天下父母的口头禅。

父母年迈的人,多是人到中年累成狗,面临事业上、身体上、精神上和人际关系上的种种无力感。

再苦再累,不能弄丢了父母,那是你人生的来路。

父母养你十八年,只盼能换回你十八个月。

不管是富有还是贫贱,父母养我们长大成人,即便无法给我们提供捷径和资源,也尽最大努力给了我们他们所能给的最好的。

从他们生病到老去,往往是一瞬间。在他们最需要时,请给予足够的耐心和陪伴。

转眼之间,他们可能就不会再给你尽孝的机会。

你记事簿第一条的位置,应该留给父母。

多少人的手机记事簿里,写着工作的要事、孩子的愿望、家庭的开支、领导的指示,但鲜有人记着父母的需求。

从今天起,在你手机记事簿里,写下每一天或两天给父母打电话的提醒,写下每一个月或两个月回去看父母的行程,写下父母最需要的物品和药品……

你的举手之劳,就是他们的晚年依靠。

人生实苦。

你苦苦跋涉,抵达远方,终将懂得,普天之下,唯有父母情长。

岁月易逝。

你人到中年,疲惫不堪,不该忘了,孤独之畔,惟愿亲人造访。

相关文章

  • 我住在马路对面,不知道父母离世很多天

    这世上最远的距离,是仅隔一条马路,我却见不到你。 父母年迈,但都健在;他们相依为命,互相照顾;他们和你在一座城市,...

  • 马路对面

    五月的柳絮,吹的满街都是。 操场的跑道,积了一层, 还以为是雪花, 漫天的纷飞,谁都不知道, 会漂到何处, 在阳光...

  • 马路对面

    马路这边,是搭公交车上班的年轻人,马路对面是买完菜搭公交车的父母。 各有各的奔波,各有各的幸福。 马路这边是年轻时...

  • 住在我对面兄弟

    初次见你是在换校区之前,那时的我仍然孤傲,仍然生猛莽撞,也仍然落寞着…… 我正在宿舍一个人看着手机视频,也正是那段...

  • 现代人理想的居住环境该是怎么样的?

    居住在马路边,马路对面是菜市场,楼下还有药点,小商铺,噢,对面还有个不算大的超市,旁边还有个广场,可以溜达,...

  • 马路的对面

    “妈,您回去吧,我这么大一个人了,不用你在陪我等车。”“没事,我在这走走。”母亲目送我过了马路。 就是这样,你越等...

  • 文明之间——大都会博物馆(一)

    这次住在中央公园的北边,过个马路再走五分钟,就是中央公园的北门,公寓对面就是晨边公园。住在马路边,不好的地方就是,...

  • 我住在马路牙子上

    我住在马路牙子上 飞驰的车轮碾碎了寂静的夜晚 朝西的落地窗看不见晨光和煦 也瞧不见织女和牛郎 于是我决定买一个双人...

  • 窗外

    我家住在马路边,闲来无事,我喜欢靠着窗欣赏外面。 对面水果店大喇叭对着马路叫:“特价特价,红心火龙果,...

  • 住在我对面的女人

    本是过客的我,却因缘巧合成了这个小城的归人。 我对面是一幢阁楼,我以为那是一个类似于电影里出现的藏经阁,毕竟在这个...

网友评论

  • 超涵天飞翔:文章所述是当今社会的真实写照,应该呼吁社会要弘扬中华社会的美德,去掉社会的不良风I气,让每一个老年人都能安渡余生。
  • 流浪_Y:最远的距离不是两极,而是无法跨越的代沟

本文标题:我住在马路对面,不知道父母离世很多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tf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