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所欲为,不是自由

作者: 文武之道定乾坤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08:53 被阅读2次
    为所欲为,不是自由 为所欲为,不是自由 为所欲为,不是自由

      什么叫作精神之自由?

      自由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字眼,每个人都追求它。我曾见过一个学生,他的自由宣言是:“不要再管我了,让我自己选择我的人生吧!”其实这句话听起来挺奇怪的,当你的自由需要得到别人的允许时,那还是自由吗?

      我问过很多大学生,一说起大学,你会联想到哪些关键词?很多同学给我的回答都是——“自由”。确实,“自由”是我们大多数年轻人对“大学生活”的渴望与期待。可是,当我们心存期盼,乘兴而来,真正在大学里学习生活,没有了高考指挥棒的鞭策,也没有人管我们、替我们作决定了,为什么我们却并不发自内心地觉得自由呢?为什么我们反倒比中学时有了更多的焦虑、迷茫和无所适从?

      社会上的人也是一样。我们总觉得,等我们有了房子、车子、工作,等我们衣食无忧,我们就自由了,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可当我们真正拥有了这些自由的条件,为什么我们的心里却并没有那种如期而至的自由的喜悦?有一天当我们真的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却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不知道自己除了生存与竞争,还对什么充满热情。我们渴望自由,但我们似乎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哲学家黑格尔说:“熟知并不等于真知。”很多时候你理所当然以为事情是这样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所以要真正理解“自由”,我们先要看看关于“自由”,我们有哪些熟知,以及在这些熟知背后潜藏着怎样背离真知的误解。澄清误解,就等于找到了正解。

      对于自由最常见的一种误解是什么呢?我相信我们大多数人是这样理解“自由”的:自由嘛,就是由着自己嘛!那什么叫作由着自己呢?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嘛!我把这种对“为所欲为”的渴望称为“纵欲式的自由观”。

      为什么很多人会这样理解自由?为什么人们渴望这样的自由?每一个纵欲背后往往都隐藏着一个禁欲。每一个把自由理解为自我放飞、自我释放的人,往往是一个深受压抑的人,这种压抑可能来自他人的压迫,也可能是自我压抑。哪里有压抑,哪里就有反抗。一个人受到的压抑有多深,他对放纵的渴望就会有多强烈。这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缺啥补啥”——你最渴望的东西,往往就是你最缺乏的东西。这是一种内在的平衡,是一种能量的对称。

      如果你所理解的“自由”,就是一种为所欲为的自我放任。那我猜你一定活在深深的压抑或自我压抑之中,你的心过得很累,你受了不少苦。

      人类的苦难有很多种,最常见的一种是物质之苦,比如一个人缺衣少粮,没钱看病,无力养家……物质之苦很苦,因为这直接危及生存。而如果没有物质之苦,人们也常常会受精神之苦,比如情场中的失恋、职场上的受挫或者更严重的生离死别,让你悲愤却又无可奈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苦,叫灵魂之苦,或许你衣食无忧、无病无灾,但是你莫名感到孤独和虚无,这种茫然与压抑说不清道不明,空洞抽象却如影随形。物质之苦与精神之苦往往可以找到具体的原因,而灵魂之苦最大的苦正在于其原因不明,因为原因不明,所以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去改变。

      曾有个朋友要我推荐一些电影给她,而且她只要那种能让她嚎啕大哭的电影。她说她正感觉到,自己对人、对事、对生活越来越冷漠无感,她能感觉到她的心正在变冷,变硬,变麻木。生活是热气腾腾的,可这生活的热气却进不到她的心里,她常常只是一个生活的局外人,冷眼旁观着热闹的一切,但怎么也进不去,她想要那些能让她嚎啕大哭的电影,或许只有这样的悲伤才能震醒她的心。所以,嚎啕大哭不一定就是坏事,不会嚎啕大哭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幸福。一个不会嚎啕大哭的人,往往也不会开怀大笑。因为大哭也好,大笑也好,本质相同,说明你的心是鲜活的,因为只有鲜活的心才对一切具有敏感性,这敏感性使它能真正感觉到快乐而开怀大笑,也能真正感觉到悲伤而嚎啕大哭。当一颗心对悲伤不再敏感,那它对快乐也不会再敏感,这是同步的。我的朋友寻找嚎啕大哭,其实就是在寻找自己的心。当一个人找不到自己的心,感觉不到自己的心,听不见自己的心声,这可能就是灵魂之苦的根源。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灵魂之苦就是一种“心死之苦”吧。

      可能生活中不少人正因为承受着这种或那种苦,而感觉到压抑或自我压抑。所以他们常常以为自由就是自我释放,就是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是“为所欲为”真的能带来自由吗?

      你想想看,什么叫作“为所欲为”?为所欲为,其实就是“为‘欲’之所为”——你在做欲望让你做的事情。你的欲望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这时你是被欲望支配,被欲望操控,被欲望牵着鼻子走。不是你在主宰你的欲望,而是你被你的欲望所主宰,你不是欲望的主人,却成了欲望的奴隶。当你被别人奴役的时候,你会说你不自由。当你被自己的欲望所奴役的时候,你却说那是自由。这不是很好笑吗?其实这里面“换汤不换药”,还是一回事啊!你之前的不自由感是来自于他人的束缚,现在好了,他人不束缚你了,你却开始用欲望来束缚你自己了。所以,你还是不自由的,因为你根本不是自己的主人,你还是一个奴隶,只是换了主人而已。一个奴隶,不论你是谁的奴隶,你终究不是自己主宰自己,又能有什么自由可言呢?

      很多年前,一个非常聪明的学生跟我说,他高中时常常翘掉晚自习,然后翻墙出去打游戏。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因为晚自习让我感觉很压抑很不自由。”我又问:“那打游戏自由吗?”他说:“其实也不怎么自由。”我就说:“那什么让你感觉自由呢?”他说:“其实晚自习也觉得不自由,打游戏还是觉得不自由,自由就在于从晚自习逃去游戏机房的那段路上。” 这时候我突然明白,原来他的“自由”只是“在路上”。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理解的,那就是我们所认为的“自由”,其实只是从一种不自由过渡到另一种不自由之间的那个短暂的间歇、那个可怜的喘息。我们所理解的“自由”更像是两次监禁之间的一次短时间的放风,只是对某种“不自由”的逃避和对抗。但是逃避和对抗任何一样东西都不会带来真正的自由,“逃避”和“对抗”这两件事就意味着强烈的不安、焦虑与慌乱。当你像一个逃犯一样逃避或对抗任何一样东西,你的内心都不会有安宁、放松与平和。可恰恰是内心的安宁、放松与平和,才真正通向自由。

      我们很多人以为“为所欲为”就是自由,实际上它只是借“自由”的名义对理智与责任的逃避和对抗。人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自由,所以才想象出了这样一个虚假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者不需要用“纵欲”这种用力过度、声嘶力竭、激烈夸张的方式来自我强调和自我表达。真正的自由者千姿百态,却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无论他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无论结果如何,他总能找到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真正的自由者,没有内部的对抗与暴力。他不像其他人那样总是处在自我理智与情感、责任与欲望的激烈挣扎中,他总有办法让他的理智与情感相安无事,让他的责任与欲望相亲相爱,他和他自己相处融洽。每一个自由者都是一个精神的自洽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所欲为,不是自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up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