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做阅读题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之一:文章标题的妙处是什么?文章标题起什么作用?换一种问法就是为什么用这个作为文章的标题?
最近的一次训练中,孩子们阅读的文章《花果山的主人姓什么》就有一道这样的题目。全班同学几乎没有完整答出来的,有的可能答“激发阅读兴趣”,有的则答“是全文的线索”,总之,极少能拿满分的。
为此,我借鉴了网络上优秀老师的讲解视频,总结如下:
1.文章标题,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更紧密;
2.象征着某个人、某种情感,某种精神;
3.突出某个形象的特点;
4.突出文章主旨:情感心理、精神品质、道理;
5.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6.运用了什么手法;
7.设置悬念;
8.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实践运用中,引导学生按照以上方法进行答题。例如《花果山的主人姓什么》,学生答道:“姓”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花果山的主人”象征着文中的老师傅,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又如:《寂寞的月亮》
“月亮”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紧密;“寂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感受;以“寂寞的月亮”为题,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如此一来,阅读答题也变得有章可循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