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利用一堂语文课和同学们一起将前几天做的作业进行了订正。
第一个是“单元练习(五)”的作业订正。这里讲了容易写错的“臀部”的“臀”字,“游览”的“览”字和“拟人”的“拟”字。还有阅读理解题中的两个题目。
第18课《文言文二则》里有一题,解释“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的“去”,并翻译句子。有些孩子没有将字的意思写正确,翻译的句子没有将“弃”的意思写出来,有的甚至没有将“未成”的意思交代明白。这就是错了。虽然在翻译文言文时,不能教条,但是对刚接触文言文的孩子,我们还是需要让他们明白,文言文中的词语的意思有必要译出来,而如果将它改写成一个故事,是可以添加一些自己的理解的。
第19课《小英雄雨来(节选)》中,“柜板”的“柜”、“慌忙”的“慌”、“胳膊”的“膊”都是极易写错的字。“一头扎到河里去了”的“扎”读音是“zha”,不是“za”。“扎”显示“za”的音可以组成“扎裤脚”或“一扎干草”。阅读片段中的问题是“你觉得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有不少学生答成“雨来是一个勇敢、宁死不屈的孩子”,很显然,这是没有正确理解阅读片段与问题的关系,这就是“换个堂就不会作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