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画鉴赏散文山东省
诗书不了情[旧文新读]

诗书不了情[旧文新读]

作者: 遥远_da96 | 来源:发表于2018-02-12 22:38 被阅读79次
诗书不了情[旧文新读]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昨天,孙女卓含收到了一件来自北京的“厚礼”,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主席武春河先生为孩子创作的“点题”书法作品----《沁园春*雪》。一个身处鲁西北县城的六岁孩童,一位身居京城的“书法大家”,怎么会有这种不对称的“合作”机会?还的从三年来的“诗”“书”情緣说起。

武春河先生是中国书协四、五届理事、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主席。先生的书法如同他的人格,活泼而不失规矩,潇洒却不落俗气,自然中蕴涵着严谨,苍劲间流动着情怀。加之,先生对古诗词涵义释解的扎实功底,融入到笔墨实践中,其书法作品积淀着厚重文化。对武老大气磅礴、酣畅淋漓的作品,我因看得懂,读得透,十年前,便以在基层写过“豆腐块”新闻的“由头”,对接上了这位曾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担任过要员的学者型书家。自此之后,我去北京“必”到家中拜访,市场上见到武老的作品“必”讨价还价买回,武老的书画活动“必”在微信圈传播,当然,也曾将自己与武老交往的故事写成文章在省内媒体发表。日复一日,这种“粉丝”情节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孙女,孙女是个“诗人”,准确的说是个能背诵诗的人。去年“六一”时,曾背诵古诗61首,今年“六一”节,已经背诵了161首了。中央电视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后,孩子还不时的询问:背诵多少首古诗能去“中国诗词大会”开会?县里的诗词大会我能参加了吧?孙女学习古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三岁之前从《咏鹅》开始无意识的背,四岁之前零星记,五岁之前系统学?六岁前后重理解。每年,我也从不忘记从孩子学习过的古诗中选取一首有意义的内容,请书法家创作后为孩子留做纪念。记得,孩子三岁那年是马年,临近春节,我选取了杜甫的“霜蹄千里骏,风翮九霄鹏。”让其背诵,并答应孩子找书法家创作后,当作“压岁礼”。网上查询一番,发现一幅武老早年创作的同类作品,正在四川自贡市一画廊销售。随即电话联系,谈妥价格准备汇款时,对方告知,那是一个有上款(写给当地八一学校)的作品。待戈的骏马又跑了,“压岁礼”又变成了薄薄的几张“压岁钱”……。年后,我随即启程,带着孙女的重托,走进了武老工作室。说明来意,武老笑嘻嘻的走近画案,慢慢的铺开了宣纸……。这是“诗人”孙女得到的书家武老的第一幅书法作品。

    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孙女背诵古诗愈加系统,按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下长的,眼前看的”“心中盼的,旅行见的”,归类记忆,目前,单单背诵的与儿童有关的古诗,就有《村居》、《夜书所见》、《小儿垂钓》等21首。大数据激发“活记忆”,久而久之,孙女竟能对一些书法家的草书作品完整“冲读”下来。今年4月1日,武老在微信圈晒出了四首刚刚创作的草书作品,分别是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绝句》、王昌龄的《出塞》、贾岛的《题诗后》。孙女绘声绘色的读下来后,我给武老传达了请求:这几首诗卓含都能背过,孩子说,有机会请北京的老爷爷送一幅。武老高兴的当机回复:“没问题,孩子的要求是不能拒绝的。”并称赞孩子“有出息”,能背诵这么多的古诗。为保护孩子的热情欲望,接下来的几天,经多方寻宝,我把武老这几年创作的《望岳》、《山居秋暝》等孩子已经背诵的作品,一并收入囊中,让孩子增加了与古诗对话的成就感。

  “诗”“书”不了情,惊喜随处有。  5月13日晚间,我正陪孩子在湖边公园玩耍,突然收到武老“短信”,问孙女叫什么名字?说六一节到了,要送给孩子一幅书法作品。令我一番激动,然而,更激动的是六岁的孙女,听懂意思后,对着武老的“微信”自报姓名、直接“喊话”:“老爷爷好,我己经背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了,能不能给我抄下来,我挂到俺家显要的位置大门上。”收到作品那天,孩子激动万分,对着内容数了数正文(包括冒号)共114个字,说,“下午,我就开始背诵《沁园春·长沙》”。言外之意,又给武老提出了新要求。在北京的武老听说孩子还给自己留着“送礼”的机会,直夸:好玩,好玩。并风趣的告诉孩子:“《沁园春*长沙》字太少了,你把《资治通鉴》背下来,我来抄,可否?”一听《资治通鉴》全书300多万字,卓含沮丧地说:那就告诉老爷爷:“我能背过多少,他就抄多少吧。”

    诗书为媒,架起了孩子求知的桥梁。孩子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书法文化,有效的拓展了孩子知识面的。(写于2017年6月1日)

相关文章

  • 诗书不了情[旧文新读]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昨天,孙女卓含收到了一件来自北京的“厚礼”,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主席武春河先生为孩子创作的“点...

  • 旧文新读

    这周末,我在《得到》上读到了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克拉克的文章《我假如再是大学一年级生》。文章不是很长,作者已经于19...

  • 旧文新读:朱自清《背影》

    以前读书的时候,因为考试和学习的关系,我们都读过很多课文和阅读理解的文章。那些文章无论从哪些角度来评判,文学价值都...

  • 旧文新读:林清玄《木鱼馄饨》

    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木鱼馄饨》写于1982年,而我第一次看见这篇文章是在上初中的时候,那是一场“一决生死”的期末考试...

  • 旧文新读:肖复兴《荔枝》

    “那时,北京很少见到这种南国水果,时令一过,不消几日,再想买就买不到了。想想活到28 岁,居然没有尝过荔枝的滋味,...

  • 旧文新看

    变身已婚妇女满一年了~从高中的前后桌,到大学的称兄道弟,再到现在每天早上醒来睁开眼看到的第一个人,溜走了近10年的...

  • 旧文新放

    今天这篇文章是第一篇正式写的文章,没有很特别的事,就当作是一篇日记,因为太久没有记录过生活的想法,今天就像以前那样...

  • 旧文新感

    开始读书 开始思想 开始与众不同 这是有书推出“阅读推行者”所用的广告 层层递进的关系 读书 接着思想 随后与众不...

  • 检测之旧文新读(一):RCNN

    动机: 从传统的检测算法而来,将检测问题中的特征提取用当时 轰动一时的CNN来代替,其他不变。那么检测和CNN识别...

  • 检测之旧文新读系列初衷:

    本人研究生课题是关于深度学习物体检测的,对于深度学习检测论文来说,个人觉得论文实验部分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理解论文本...

网友评论

  • 遥远_da96:【翰墨风流——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谢云评武春河书法艺术】

    武春河先生的书法艺术脚步,于20世纪50年代初上小学时开始接解毛笔练字,二十年前建立“日课”,一直走到现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锲而不舍,奠定了他书艺坚实的基要功。

    武春河先生作书,下笔酣畅淋漓,以大写意手法挥运,一气呵成,抒发情结情焰。这种陶然会心、意笔俱运的书法创作,很具个性,但不是每一张字都会写得成功,所谓“废纸三千”,决非夸张之词,书画界应有共同体验。然而,意笔双畅,天人合一,得其善美之貌,那就会是“一片芳草地”,神妙可珍。请读他由荣宝斋出版的书法集中的一些作品。武春河先生以草书为代表书法体之《李贺诗昌谷北园新笋》、《王维诗山中》、《白居易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李贺马诗》,以及他自己给友人书信一纸;榜书如《鹤寿千岁》及这次展览中的作品,可见一斑。

    大谋大构,大处着眼,运作胸中之笔,气象为求,化动笔象,这与他长期从事新闻文化工作有关。涉猎广博,充盈文事修养;哲思之间,沉潜蓄积,去凝神探究笔真谛,超以物象,上升到一种清丽的书艺感情。高山坠石,飞鸟投林,笔底风云舒卷,风格产生了:灵逸清远,奇气横生,深沉的文化内涵蕴于其中。

    武春河先生为人平易可掬,风云人世,超越自我,生命阅历编成的筛子,将生活与艺术熔铸为生动的线绘;诗意的再现,平和冲淡,祥穆可状;确立清韵禅理,性理通用的书法生命形式情态,可喜地展示他的书家雅度风采。

    武春河先生于书艺大地上散步游思,生命的光点又于颂书扬画、策划主办《中国书画》大型刊物的编辑出版中留下来。在时间长河的大浪淘沙中,武春河先生以其书法创作和事业创造,翰墨风流,笔挟风生,墨痕挥洒化作成功的歌唱,应该说,是美好的,也是令人欣慰的。
  • 红红一朵:真好。👍👍
    遥远_da96:@红尘一粒果 新年快乐💐💐
  • 水天一色的美:洋洋洒洒的幸福
    遥远_da96:@水天一色的美 谢谢。新年快乐。💐💐
  • 简书_迎风而立的异乡人:小朋友了不起👍!向她学习!
    遥远_da96:@简书_迎风而立的异乡人 哈哈。新年好😀
  • 若水诗心张利红:了不起,赞👍
    遥远_da96:@若水诗心 谢谢,新年快乐🍉🍉

本文标题:诗书不了情[旧文新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bd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