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
笔记本最后一页,抄录了这样一首诗:
一队队士兵
屹立在这里
身穿灰色制服的战士
一排排
望不到边际
在风雨中
他们散开,散开
也许
他们会将我抛弃
但是 即使只留下我一人
摇摇欲坠
我也要将我的旗帜高举
我的微笑着的嘴唇
也许会说出狂语
但是 只有我先倒下
才会倒下我的旗帜
并化做一件寿衣
骄傲地盖住我的尸体
这首诗,其实并没有诗名。它实际上是阿道夫.希特勒在战败后自杀前,留下的最终内心独白。
一句话
再次读到这首诗,捎带对希特勒的言论进行了查阅,其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竞争乃万物之本。人类并不是依靠人性原则生存,而是依靠最野蛮的竞争生存!
——希特勒
仔细想来,这句话的含义还是非常深刻。
竞争乃万物之本。不光人类,就连动物、植物都知道去抢食物或阳光,因为不抢,就无法生存。
竞争更是贯穿一个人的一生:读书的时候,学校分优等班,中等班,差等班,所有人都会争取自己被分到优等班;考初中、考高中、考大学,也都是要去竞争,用分数说话。
走向社会,同样要去竞争。找工作,要跟众多候选人去竞争;工作中同样,不去争就要被商场上的对手或者公司内的机制所淘汰。
人类不是依靠人性原则生存,更不是靠善良生存。倘若人人都很善良,都与世无争,那么善良就可以去生存,世界也很美好,但是自古以来,人类从不会都这样。
善良、同情心当不了饭吃。你同情别人,把自己的都给了别人,谁会同情你自己?很多人会笑着说,我不需要人同情,哪怕饿死了,也不需要。问题是真有这样做的人么?
落后就要被挨打,被社会淘汰。世界本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弱者不会得到同情、怜悯,只会换来屈辱和殖民。
作为人类中的一员,竞争可以使得我们变得强大,有能力保护自己和所爱的人。刻意回避竞争,只能使得我们落后于竞争对手,最终被社会淘汰。这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法则。
万物之本是竞争
撇开这一点,满腔书生意气地大谈“人性本善”,不是虚伪,就是对这一本质没有深刻的认识。
电影《教父》里有句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万物之本,你的理解又是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