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的封面有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相信看到这句话的人都会有一股巨大的无力感袭遍全身。到底是怎样的人生,才会令人有这般绝望?
这是一本太宰治的半自传体小说,他借助故事主人公“大庭叶藏”(以下简称“叶藏”)来控诉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最终丧失了为人的资格。
叶藏作为乡村政治富家的末子,从小不愁吃喝,但家庭却没有给过他温暖。家里佣人对他的取笑和侵犯,更为他的人生抹上了灰色基调。
叶藏从小看遍人情冷暖,从小就学会看别人脸色、讨别人笑容,宛如一个小丑。“对讨厌的事说不出讨厌,对喜欢的事也总是偷偷摸摸,我总是品着极为苦涩的滋味,因难以名状的恐惧痛苦挣扎。”这是叶藏儿时生活的真实概括。
长大后的叶藏踏上了另一条救赎之路,熟不知是将自己一步步推进深渊。
离开家乡的叶藏在画室认识了崛木正雄,学会了用烟酒和女人麻痹生活,后来沉迷于这种颓丧生活一发不可收拾。
他和酒吧里认识的失恋女子常子殉情;被单亲妈妈静子包养又被酒吧女老板包养;还目睹了纯洁的妻子被人玷污;在为自己求医问药的过程中不幸染上毒瘾,不惜和药店的老板娘厮混……
想起这些不堪的过往,叶藏一遍一遍地借酒消愁,二十多岁的身体早已两鬓斑白布满皱纹,绝望地等待生命结束。相信读这懂本小说的人都有一个感觉:太丧了,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正如太宰治所言:回首前程,尽是可耻的过往。
后来,我把书分享给一个朋友,读罢,他说:“我是真的读不懂这本书,感觉叶藏就是一个矫情的无赖。”我答:“读不懂未必是坏事,你是幸福的。”
读不懂这本书的人,是幸福的
1.他们没有敏感脆弱的情绪
叶藏是脆弱敏感的,他能感受到别人一举一动里的情绪,所以学会了看人眼色生活。他知道家人、佣人、老师、同学的笑点在哪,所以不留余力的扮演搞怪的角色来讨得大家欢心。
他知道如果不告诉父亲想要“舞狮”作为礼物一定会惹恼父亲,只好夜里悄悄在父亲的笔记本上写下“舞狮”,可他明明更想要的是书;
他明明想读的是美术学校,可是为了顺应父亲的意思只好念了别的学校;他每天明明悲观得要死,却还要搞怪安慰表姐和她的朋友们;
他明明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购物、结账这样普通的事对他来说如坐针毡,只是为了考虑服务员的感受而尽量不表现出来……
这样的人,太敏感同时也太脆弱了,他们可以为了考虑一个陌生人而牺牲自己的感受,他们谁都考虑就是不懂得考虑自己,被所谓的“懂事”伤得千疮百孔。
那些在生活中要处处为别人考虑,又会因为别人一句无心之言而落泪的敏感之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千疮百孔呢?
2.他们能够感知家人朋友的疼爱
叶藏是缺爱的,从小到大都是。他唯一的朋友崛木正雄(可以说是酒肉朋友),却也是他唯一的朋友了。
可令他想不到的是,这位所谓的朋友,也是那么的虚伪,也是和那些围绕在父亲身边的那群大人一样面目可憎。
叶藏在被亲戚软禁期间逃到了崛木家避难,这位朋友却是一脸嫌弃袖手旁观;
看到叶藏风流成性,崛木以“世人不会原谅你的”这样虚伪的借口进行劝说;
看到叶藏的妻子被玷污,崛木却没有做出任何举动挽救而是直接向叶藏通知,让叶藏和他一起亲眼目睹整个过程,这是一个朋友该做的事吗?
何况是叶藏唯一的朋友。我偶尔也能从家人和朋友口中听到这样的话:“你这样做……你再不改正…….大家是不会喜欢你的,我这是为你好。”可这个“大家”是谁呢?是人类的复数吗?是你自己吧,是你不会喜欢我的吧,是你在为自己好吧。
这样自以为是强加的爱,又怎么算是爱呢?所以叶藏在崛木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劝说时内心说了句:所谓的世人,不就是你吗?
3.他们能够控制得住自己过分的善良
叶藏看起来无赖得无可救药,实际上,还保留着善良,他终究无法做一个彻底的无赖,那份孩子般的善良一直存在于他心底,以至于每每想起自己的过往都会借酒消愁。
在一次喝醉酒回到情妇静子的家门口时,他听到孩子问自己为什么喝酒,静子回答“爸爸并不是喜欢喝酒所以才喝酒,是因为他人太善良了”。
而后叶藏在门缝看到了静子和女儿追着兔子跑的画面,突然生出这样的感慨:“她们俩人真是幸福,像我这种混蛋夹在她们中间,总有一天会毁了她们。…我祈求上天赐予她们幸福,就算一生只有那么一次也好。”
而后叶藏出门了,再也没有回去。叶藏的这份善良,只有同样过分善良敏感的人才懂吧。
所以我说,读不懂《人间失格》的人是幸福的,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这些苦难,大家或多或少都经历过。
只是相比较,他们更能够化解那些消极的情绪与经历,不把它们带往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他们能够感知到家人和朋友真正的爱,他们拥有被爱的自信;他们能够善良地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来袭,他们是幸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