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部的凤翔,历史上却被称为西京?“岐王”李茂贞的经历告诉你原因
朱玉林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2903/5c79d0c17824ac07.png)
说起凤翔,它古时称雍。这里地处陕西关中西部,横水河环绕于东,三时原横亘于南,千河蜿蜒于西,乔山耸立于北,雍水河横贯东西。土厚地美,沃野千亩。
因“凤鸣于岐,翔于雍”而得名。这里地处陕西关中西部,横水河环绕于东,三时原横亘于南,千河蜿蜒于西,乔山耸立于北,雍水河横贯东西。土厚地美,沃野千亩。
远自原始社会新石器仰韶文化时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夏代凤翔为九州之一的雍州之域,西周时期为王畿之地,属召公奭采邑,称雍邑。
秦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受赐包括今凤翔在内的岐西之地。自秦德公始,雍城为秦都近300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置雍县,属内史地。秦始皇曾在此祭祖加冕,汉武帝数次来这里祭。诗人、文学家杜甫、王维、韩愈曾在凤翔留下足迹。
封建社会这里多次被重视。汉代凤翔属右扶风郡。唐属关内道、肃宗至德元年756年改扶风郡为凤翔郡、分雍县地增设天兴县。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2903/cf65791a6477caf0.png)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以凤翔为西京,重整旗鼓,收复长安。至德二年就是757年12月,设置凤翔府,号称西京。
历史上记载了唐末五代岐王李茂贞雄踞凤翔与朱温抗衡18年的故事。
李茂贞在唐末成为割据西北的最大的藩镇,对唐朝中央政府的政令影响非常大。光启三年887年,李茂贞被唐昭宗封为凤翔、陇右节度使,自此,开始了对陇右地区的割据。
李茂贞自光启三年887年,凤翔节度使以来,他雄心勃勃,屯兵练武,军事势力不断坐大, 波及四道十五镇四十余州,地域涉及今陕西大部,宁夏南部,甘肃西部,四川北部一带。李茂贞距离京师长安很近,开始染指中央政府的施政。
出现这一局面后,就在景福二年893年的时候,唐昭宗忍无可忍之下出兵讨伐李茂贞,李茂贞击败了中央政府的部队,领兵进军长安问罪,唐昭宗不得不屈服于李茂贞。不但没有加罪,反而加封为岐王,并拜尚书令,李茂贞在唐末的实力可见一斑。
特别要说的是,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灭唐,建后梁,这时的李茂贞仍用唐年号。他大张旗鼓地开岐王府,置官属。
当其盛时,岐国有地20州,至后梁末年,李茂贞屡为河东、后梁和王建所建立的前蜀所败。他的势力减弱了,岐国仅7州而已。
后唐同光元年923,后唐庄宗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李茂贞上表称臣,一直保持唐代的规制,真是难能可贵。
历史发展到了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年,这里又改天兴县为凤翔县。
这是一个让历史眷顾和垂青的地方。“关学”宗师张载后裔曾在凤翔讲学,北宋大文豪苏轼曾任凤翔府签书判官,留下词章,政绩卓著。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92903/54dc0518eeffdd8d.png)
元、明、清时期,均设凤翔府。本籍名人更有抗清名将兵部右侍郎兼辽东经略袁应泰、近代民主革命先驱窦应昌、刘治州等,灿若群星,彪炳史册。
凤翔历朝一直是关中西府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雍山雍水,秦人秦风,使凤翔地灵人杰,遐迩闻名。
民国三十年1941年,随着陇海铁路的修建,关中西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商埠重镇从凤翔转移今宝鸡市区。
岐王李茂贞雄踞凤翔与朱温抗衡18年的故事,至今在留传,宝鸡还有李茂贞的大型陵园,供游人参观。
看了岐王李茂贞雄踞凤翔与朱温抗衡18年的故事,您有什么评论,请发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