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论语》: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作者: 海挽天文化传播 | 来源:发表于2022-11-19 18:04 被阅读0次

    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十七篇“阳货篇”,本篇比较集中地记录了孔子对当时道德状况的批评及孔子对当下状况的道德标准,此外还记录了孔子生活中的几个生动事件等。

    在上文品读了“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文中先是提到孔子要求自己的儿子学诗。

    孔子问伯鱼是否学过《周南》《召南》。没有等伯鱼回答,孔子就接着说,一个人如果不懂或者没学过《周南》《召南》,就如同面对着墙站立,目无所见。

    《周南》和《召南》两首诗,可能希望儿子能从中学到修身之道,从而处理好家庭关系。

    后文提到孔子感叹人们对礼节的不当行为。

    孔子认为,精神内涵是礼乐的根本。

    所谓“礼”,并不只是物质往来的简单形式,玉帛等礼物只是表达内在情感的外在形式。

    孔子觉得,外在的形式背离了礼乐制度的本质,没有做到内外合一,如此做出感叹。

    继续下章: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注译:

    色厉内荏:厉,威严。荏,虚弱。外表严厉而内心柔弱。

    窬(yú):洞。

    原文解析:

    孔子说:“外表强硬,内心虚弱,以小人作比喻,大概就像钻墙洞的盗贼吧?”

    有感解读:

    “色”是外在的表现,“荏”是白苏,一种可以食用的草,这里比喻软弱。色厉内荏,比喻外在强悍吓人,内里却懦弱不堪。

    春秋末期,有些当权人物外表伪装得非常威严,内心却相当胆怯柔弱。

    他们装腔作势,表里不一,身居高位而欺世盗名。孔子对他们十分蔑视,将其比作爬墙挖洞的小偷。

    在反腐专题片中,贪官在位时姿态做派高高在上,一旦被调查,内心因做坏事而长期积蓄的痛苦和虚弱瞬间爆发出来,痛哭流涕。

    一个人如果做的是正义的事,心存正气,那么他在任何处境下都会淡定从容、坦然自若。这就是“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贪官往往表现得色厉内荏,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做坏事,又怕别人知道,所以做出各种姿态来掩盖。

    遇到小偷、强盗,为什么“路见不平一声吼”他们就落荒而逃了?因为他们做的是坏事,心虚胆怯。

    而正义,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一个人深明大义、心怀坦荡、行事光明,内心自会有强大的支撑力。

    继续下章: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原文解析:

    孔子说:“是非不分的老好人,是道德的败坏者。”

    有感解读:

    “乡愿”,指当时社会上那些不分是非、伪善欺世、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君子。愿:是忠实,厚道的意思。

    现在简称“老好人”。老子非常讨厌这类人。

    为什么孔子非常厌恶这种人?因为乡愿往往缺乏原则,模糊标准,混淆是非。

    他们做事,谁都不得罪,对谁都说好;真遇到问题,能和稀泥就和稀泥,不成则抽身就撤。

    有时候他们会助纣为虐。对正义的事情,他们不能态度鲜明地表示支持;对不义之事,他们也不会坚决反对。不能惩恶扬善,实际上就是放任丑恶滋生。

    乡愿会做一些道貌岸然的事情,让自己在周围收获一些好名声,实际上并不会真心付出。

    总的来说,乡愿是没有道德底线,不能伸张正义,只知道媚俗趋时,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

    孔子认为乡愿会戕害德行,是“德之贼”。

    我们对比分析一下,乡愿和强盗对德行的伤害孰轻孰重。强盗,摆明了是坏人,以丑恶的面目示人,出现就会遭到社会的抵制与打击,更没有人跟他们学。

    不仅如此,强盗的出现还会促使人们团结起来,与之做斗争。强盗更会成为道德教育的反面教材,危害是短暂而有限的。

    而乡愿,伪善媚俗,看着像好人。因而大多数人对乡愿都疏于防范,就算有点小问题,也不会过于追究。

    在长年累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社会正义感就会下滑。这种损害,犹如温水煮青蛙,等闲发现不了,一旦出问题,就难以弥补了。

    乡愿似德非德,善于取媚,精于取巧,不偏不倚,看上去公平公正,实际上首鼠两端,投机取巧,根本没有仁爱之心,颠倒黑白不明是非。可是又偏偏找不出他们的错误,想要责备却无从下手。

    这样对比一看,乡愿比强盗之流对道德的损害更持久、更大。

    继续下章: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注译:

    道:名词作状语,在路上。

    原文解析:

    孔子说:“把听到的传闻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有感解读:

    孔子认为,道听而途说这件事,“德之弃也”,是背离道德、抛弃道德的事。

    从小道听来的传闻,没有事实依据,不足以取信;不加考证核实,就立刻随意传播出去,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违背道德准则的行为。

    只有那些胸无大志、心理不健康的小人喜欢搬弄是非,中伤他人,以传播闲言碎语为乐事。

    俗话说“流言止于智者”,学识渊博、知书达理的人很少有搬弄是非的,他们注重修养道德,从不盲目听信任何传言;遇事懂得深入分析,不轻易下结论,更不会随意传播听来的传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op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