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孤独是,你为了不让一个人失望而改变自己,改变的过程中,你希望这个人能知道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可等到自己真的改变了之后,你再面对这个人时,却已经不想提自己改变的初衷了。
关于梦想。无论梦想当初如何卑微,它不过是颗种子,会随着自我的关注而变得异常强大。
关于人格。高中之前的我,是极其讨好别人的人格。放学了要和人一块儿,晚自习要和人一块儿,为了有存在感,会主动帮打篮球的男同学准备凉水,会在第一节早自习课后帮女同学去买早饭,一切的做法无非是为了让他们觉得我有价值。一个能被人利用的人,多少不会被遗忘吧——初中的我一直为了不被人遗忘而奋斗,我想每个人的青涩青春期多少都曾给自己挖过一些陷进吧。
关于改变。时过境迁,老同学再遇见。感叹时光荏苒,青春不再,感叹时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感叹时光旧了面孔、伤了回忆。二十出头对于很多事情都不知起因与结局,只有一脑子的情绪。等到过了三十岁之后,什么失去都开始有了因为、所以。
因为成长,有了思绪的积淀,所以整个人活动起来就失去了青春期那种骨头生长时的脆脆的声响。因为能和有趣的人进行两个小时的交流,所以又能把自己的思路做一次清晰的梳理。因为每一天都不是自己想象的,所以每一天都活在感谢里。所以从来就没有抱怨过这样的日子。因为习惯说出事实的答案,所以省去了对情节的思考。这样的人生,枯燥无聊。不能思考的人生,具有毁灭性。
幸运的是,纵使我们的世界趋于稳定,但由于世界上还有“遇见”这个词,所以每天我们都能充满期待。正如我从来没有想过能遇见一个人。听这个人说着我曾那么热切对别人说过的那些话,我了解但并不会免疫,反而更能理解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大多数的悲剧都是因为——有呐喊,却鲜有回应。
成年与未成年最大的区别或许是我们开始越来越爱深夜,而只把冷静留给白天。
关于内心的宁静。所谓夜深才会人静。其实好多时候,越是深夜,人越不平静。你会发现,平日心底那点虫子般窃窃私语的怀疑,总会在那时如回响般阵阵轰鸣。心里空了一块儿,才有回响。你越来越明白这个世界,你明确地知道在某个地方有人爱自己;知道自己的工作不会停;知道同事还在为目标继续努力;知道自己是谁,在哪里,未来在哪个方向等着你.....如此心里才会被一点一点填实,夜深而人静。
此篇摘自《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作者刘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