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父母的婚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就像养育孩子的土壤吧。但不是为了养育孩子才去经营婚姻,而是幸福的两性关系本是每个人内在的需求。
1
已经跟爱人约好,晚上要找他聊聊,因为昨天产生的矛盾。刚好孩子们都提前入睡了,爱人早已经搬了两张小椅子,坐在露天的阳台等着了。
夜色很美,圆圆的月光洒在我们的院落里,周围的蛙叫声此起彼伏。爱人说他很喜欢听这样的声音,而我也很喜欢。细究起来,我们有很多相同的喜好,比如喜欢唱歌,喜欢随意创编歌词,喜欢大自然,喜欢自己生产的食物,喜欢我们共同的孩子……
这个世界很大,人很多,而我们总想找一个愿意与自己共渡人生,分享自己喜怒哀乐的人。他既与自己有相似之处,又有着许多的不同,在对方的不同里,我们也将与自己不熟悉或压抑的另一面邂逅。
椅子本是面对面放着的,但我把自己的椅子放到了爱人的侧前方,然后开始描述昨天发生的事件,我描述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联想,由联想产生的顾虑和担心。说着说着,我的身体不由背靠向爱人,头放到了爱人的肩上。
那一刻,我是放松的,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而爱人只是安静地听着,时而发出一声无奈的笑声,时而把手放到他妻子的肩上抱一抱,时而把自己的头靠向放在自己肩上的妻子的头上。直到妻子把心里想说的全说完了,他才开口。而他说的已经是另一件事儿了,述说完的妻子似乎也把昨日的矛盾放下了。

2
矛盾,并不代表一定有一方错了,但矛盾的产生一定是引起了一方的焦距和恐惧。所以当矛盾产生而引发强烈的情绪,自己感到无法把持时,也许性格不同做法也会不一样。
我性格内向而敏感,容易压抑情绪,而且头脑喜欢编故事,让自己陷于受害者的泥潭,陷入无力感。所以矛盾产生时容易冷处理,给爱人甩脸色。
这是我的性格使然,我无法轰轰烈烈地争吵,但我会内观,会给自己的情绪留出空间和时间。在处理自我情绪时,许多人都不一样,我也相信每个生命里都带有一种能力,那就是与自我的情绪相处。
我喜欢的方式是书写,通过书写我会看清整个事件发生的经过,看到矛盾里自己焦虑和恐惧的根源。当我为自己的情绪负起责任时,怨气就消了。剩下的就是关系的修复。
所以,我喜欢等事件过后,彼此的情绪都平稳时,再找爱人聊。以前聊时,中途会再次产生争论或聊着聊着爱人就不愿意聊了。
我发现产生那样的原因,一定是聊的过程中我去指责了,当指责出现对方一定会防御,会为自己辩解,这是生命自我保护的本能。防御与辩解反过来又会激起另一方的情绪,她会感到不被信任和包容。
所以,当我们希望被倾听时,与爱人修复关系中,语言里一定是描述自己怎么啦,自己当时的感受、情绪,自己情绪背后的原因——这需要我们先去了解自己。
我相信每一次的冲突,都是为了让彼此靠近发出的信号。
3
在编辑以上文字时,我头脑里出现以往和爱人聊天的许多画面。突然很感激这次爱人的倾听与拥抱。他没看过《非暴力沟通》也没看过如何倾听的任何书籍,但他却真的做到了,这一定是源自他对我的爱。
而我也感激自己,我去很努力地学习了,我看过那些书,我曾试图把公式搬进我们的交流里,我挫败过,懊恼过。而此刻无意中的回顾,我发现,只要你真的愿意满足内在的需要——经营一段滋养生命的婚姻,那么你一定会去学习,会去实践,也许过程磕磕碰碰,但一定会有更多告诉你如何去做的信息来到你身边。
结婚只是一个开始,经营是过程,也许是伴随一生的过程。
谨以此文字,感激我与爱人对我们这段关系的付出。矛盾依然会有,我们可以共同面对,当我们打开心扉相互倾听与述说时,矛盾就会成为打开彼此了解的大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