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校合作指导手册》第九章读书笔记

《家校合作指导手册》第九章读书笔记

作者: 活在当下_0f14 | 来源:发表于2019-04-19 20:52 被阅读0次

教师家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家访是进行家庭教育个别指导的一种常用且有效的方式。

        教师家访是传递教育之爱的机会,也是为之后持续表达教育之爱的起点。通过家访,不仅为教师的正常教学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而且直接建立在了与家长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基础。

教师家访的意义:

一、教师家访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重要纽带。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间需要密切联系,协调一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以教育目标为指针,形成教育合力。

过去在处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关系时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学校教育,而忽视了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价值,低估或无视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使其潜力不能充分发挥。

2、表面上重视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价值,但苦于找不到三者之间的汇合点,未能形成最佳教育效果。

3、三种教育不但不能形成合力,有时来自三条渠道的教育甚至背道而驰,形成相互对抗的态势。

教师家访在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者关系中的作用:

1、教师把家访作为了解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现状的有效途径。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的居住环境、家庭结构、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学生的社会人际交往等,摸清学生的校外影响源。

2、教师家访作为向家长宣传学校教育情况的好机会,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内容、计划、方式、目标,以便家长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教育。

3、教师通过家访,可以有效地巩固和延伸学校教育的成果,了解、调查学生的社会影响源,以便克服和纠正家庭、社会教育中的消极因素。

二、教师家访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基础。

        教师要顺利进行因材施教,其基础就是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

        教师家访主要从家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和教育方式三方面入手,把握学生的特殊性,特别是家庭教育方式方面。

家庭教育一般有以下类型:

1、民主型

2、专制型

3、放任型

4、矛盾型

5、溺爱型

        教师通过家访,可以清楚地了解造成学生个性心理差异的家庭因素,以便在学校教育中有的放矢,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健康地发展,并能有针对性地为家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教师家访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契机。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具体的人际关系。

        教师通过家访,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利于了解学生的日常家庭生活、思想。在家长、学生、教师三方面对面的时候,直接的交流使师生间产生信任感,使沟通进入良性的快车道。

        老师家访能使状态不佳的学生产生一种被重视的感觉,觉得老师是关心自己的,而且老师对自己是有期待的,自己也是有潜力的,进而树立学习信心和动力。

实施过程:

一、准备阶段

1、选择家访对象

(1)一年级新生的普访。

(2)接收新班有目的的家访。

(3)学生出现问题及时家访。

(4)学生情绪波动时联系家长。

(5)学生成绩下滑时告知家长。

(6)发现学生特长时深入沟通。

2、制定家访计划

        家访事先要有计划、有准备,对于要了解什么、阐述什么、需要家长协作解决什么,教师心里都要有底。

二、实施阶段

1、确定家访时机。

2、落实家访计划。

3、灵活使用家访形式。

三、总结反馈阶段

1、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

2、体味家长态度变化。

3、认真记录家访反馈表。

        家访后的反馈是对学生后续跟踪教育、学科团队教师合作教育、家长教师共同教育的系统总结、记录。

家访的方式:

一、“电子家访”方便省时。

二、“变脸”的家访让人爱。

1、家长精心育儿,激发教师责任感。

2、孩子全心接待,促进教师全面了解。

        现代信息技如何合理介入家访工作?如何增强双方直接交往的质量?如何基于家访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

总结:有教无类是平等对待,而因材施教是区别对待,这两个词从表面上看好像是相互矛盾的。实际上并不是,只是层面不一样。有教无类是指态度方面的,我们在教育中应该平等对待任何一个有机会受教育的人;因材施教是指教育方法方面的,我们要根据孩子的不同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孩子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孩子的长处,弥补孩子的不足,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树立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因此,在尊重孩子受教育权得到公平对待,能够有教无类的前提下,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长其善,救其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校合作指导手册》第九章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th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