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别人是刁民的时候,自己也曾做过刁民。刁民的特性是穷还没文化,不讲理,但是讲歪理,没素质,有意无意的占便宜。
自小在农村生活,九十年代的农村仍处于交通封闭,经济落后,思想守旧,孩子放养的状态。因为年长的人仅有的也是没有什么见识和知识的小农思想,所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就是没有方法可言。父亲打工,母亲在家种地、喂猪、养鸡,我们也如同鸡鸭般野生野长,如果那个时候你说我们没教养,是无可反驳的。他们自身丢个鸡鸭能满大街吆喝咒骂,传遍整个村子。当然偷鸡贼,或因邻里矛盾就能破口大骂的事也多而正常。
这种言行举止就对孩子造成了上行下效,有一学一的不良影响。父母偏袒自己的孩子是难分什么对错的,我们那里说是护短,护犊子,不说是溺爱和纵容。这些鲜词是通过后来接受了初中教育才了解到的。
小时候我们一群或大或小的伙伴经常聚集在一起惹是生非,互相之间打架,或者毁坏别人的东西,偷别人家的瓜果,已经习以为常。不会被自己的父母惩罚,有时被瓜果的主人逮住打骂一顿,家长还要怒气冲冲地拉着自己的宝贝儿子闯进人家的大门开始大吵大闹,以为他不就是个孩子吗?摘你两个西瓜算什么大事吗?你家虽然没人,但你家的破枣就那么值钱吗?你多大的人了和一个孩子计较,还竟然动手打人?太多这种情况了,父母是不分是非的,不会先教育自己的孩子哪里错了。所以我们是长此以往的肆无忌惮的在乡里横行。
我们最大的乐趣之一是洗澡摸鱼,我们的状态就像哪吒闹海一样不受任何的约束。村里的几个池塘都有人承包,洗澡的话人家自然无力阻止,可我们对于水里的鱼是绝不放过的。主人是看不住我们的,就算白天看得住,晚上我们也会去偷鱼。如果你得罪了抓鱼的某些狠人,他会撒药让你的鱼塘全军覆没。我们当然知道不被人允许的得到是偷的意思,但是我们更知道怎么获取又很好地躲避惩罚,我们乐此不疲,每次把鱼拿回家,家人绝不会问我们的鱼哪里来的,是否取之有道。
最严重的一次是由孩子的偷鱼,迅速演变成了全村人的抢鱼。那年国庆节的第一天大雾,天气特别沉闷,门前的鱼塘里出现了异常,越来越多的大夹鱼浮出水面换气。开始是几个孩子拿着木棍跳进去抡鱼,一条条两三斤,四五斤的鱼被打中扔到岸上。观看的人群越来越多,很多成年人也开始变得骚动,兴奋,压制不住自己,不顾廉耻地跳了进去,每个人都在疯狂的抢劫,像捡东西一样痛快。而鱼塘的主人在岸上看着再有两三个月就可以收获的白花花的大鱼被一棍棍下去打得头破血流,血肉模糊,鱼肚朝上,他已经束手无策,叫破喉咙欲哭无泪,简直成了“众怒难犯”。那一天我一个人就抓了满满一大盆鱼,还给亲戚分了一些。这场事故中每个人都有罪责,可正是因为集体行为或普遍意识使它反而合法正常化了,而每一种原本不正常的行为就是这样变成了合理的。我知道那一天晚上满载而归的时候,每个父母都会夸自己的孩子抓的鱼多,而不会告诉他们这是非常错误和愚蠢的行为。而这种事情在那个时候实在太多太多。
后来上了初一,政治老师说我们这里的人很奇妙,往往在一堆沙子,一跺砖,一堆柴草上立一个牌子:私人物品,勿动!难道他们的潜意识是公家的就可以随便掠夺,别人的就可以任意占有?这世上有无主的东西吗?任何东西只要是有用的,哪怕是放在路边的,它都有归属!而我们是不能随意伸手的。并不是因为无人看管,无人发现就可以据为己有。
时至今日,以为占便宜不算犯错的思想很普遍,这样的人群很普遍。也许你说这属于道德的范围,但是道德的约束要从小灌输,否则成年后很难有这样的觉悟,随随便便的思想害人害己。如果你阻止了这样的人占便宜,他便讽刺你道德高尚,说你自以为是,小气较真,讨厌你多管闲事,甚至说你怪异,你反被他们疏远抵制,承受一种不合群,不近人情的自责,痛苦和精神压力。从来人多的一方就会诋毁,欺负,掠夺人少的一方,这是我们社会的弊端。你如果能从这种打小就被包围的思想中,到现在仍处于这种现象的朋友圈中跳脱出来,是不可想象的艰难和伟大!
所以你能公私分明,有严格的做人界限吗?
小错,大错,小罪,大罪。小时偷针,长大偷牛的故事我们并非没有听过,但是如何约束自己是另一回事。你认为是小题大做,还是防微杜渐?你是放任自流,还是言传身教?你怎么教育你的孩子?
20-6-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