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简书诞生了,2017年我加入了,2023年它十岁了。
我是小我,它是大家。
正如简书的战略定位一般,创作你的创作,我本是为此而来。
写文创作到底是为什么?为了留下自己的东西?表达自己的心绪?公开自己的思想?还是针砭时弊教育意义?与人交流真知灼见?记录这不能白活的几十上百年?
其实每一次落笔我脑中总是会有这些问题千转百回,思来想去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写就完事了,有人对我说。
以前常有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我有时候会恍惚,心里有一个说出来连自己都不信的回答:有的人死了,但还活着。
我是想为世界创造些价值的。
而不是被调侃的那种“活着浪费空气,死了浪费土地”的存在。
当然我也知道要实现这个梦想是需要一些努力的。
人们常说一个人真正的死亡是在所有人都忘记你的时候,你的亲人朋友,你的子孙后代都逐渐消失,没有人再对你有记忆的时候。
可为什么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这个梦想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哪怕流水线的工人创造出来的产品也能留存于世很久很久,那么你会因为一颗螺丝钉而永远记得一位不知名姓的工人吗?
所以我在表述的就是我理解的,写文创作的价值。
也是我感念的,简书最深层次的价值。
一篇文章总有署名,一幅画作也有落款,独一无二的东西总是能获得更好的尊重。即使不是什么名家之笔,也有它自己的意义。
当然如果想要更好地实现这个梦想,那便是让自己成为名家,给自己创作的东西增添光彩。
就像出自名手的随笔涂鸦都能被世人各种解读传颂,而你的草稿纸只能进废纸篓。
那么如何成名?为了成名而成名又有什么值得赞颂吗?鲁迅在弃医从文时,是想成名发声的吗?是想让自己的价值被更多人听见被认可,有更大的话语权,从而又产生更大的价值吗?
好像把人放进社会里,充分发挥他的社会属性,一切为了大家,顺带抬高自己,便任何行为都是可以被理解的了。
简书也是个小社会,聪明的人如鲁迅一般顺应时势,时代造英雄,英雄也成就了时代。
互相增光添彩的事情,使得发挥关键作用的“人”成为千古佳话,且历久弥新。
所以,这一切,都源于创造。
因了简书推陈出新的迭代机制,越发适应市场顺应人心,既能吸引发文者的兴趣,也能激起旁观者的活跃性,重新回归的我才真正看到了一个以文会友良性循环的创作交流平台。
既要创造价值,也要填饱肚子,简书把这一理念表现地很直观。给自己点赞,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权利。让自己获得更大的话语权,理论上就有了更大的意义。
赶巧的,我是2023年才回到简书的。不为成名,只是想留下些什么,留下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所以,我会继续写下去。
十年之约,静待下一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