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落后的时代,我们形容一个人饮食奢华,生活很好,常常用一个词:大鱼大肉。
每天都能开荤,顿顿都有鱼肉,在贫困时代的确是富贵的象征。
为什么将鱼、肉相提并论呢?那说明这两样东西营养价值高,同时比较稀缺,不容易获得。
的确,今天,在很多的宴席上,鱼也算得上是一道大菜。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在古时候,吃鱼却是贫穷的标志。只有一般的小老百姓才吃鱼,富贵之人是不屑于吃鱼的。
或者这样说,小老百姓吃不起肉,最好也就只能吃鱼,大富大贵的人家才有资格吃肉。
《诗经》中多次提到鱼,郑玄在解释《诗经》时,对鱼的解释是:鱼者,庶人之所以养也。
也就是说,鱼是普通百姓赖以活下去的食物。可见鱼在当时的普遍和低廉。
战国时有个孟尝君,手下养了三千门客。
这些门客按照本领不同分为了几等,以生活待遇,主要是饮食来区别等级。倒数第二等的人就是吃鱼的。最低一等连鱼都吃不上,只能吃素菜。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灵公非常昏庸,他的大臣赵盾多次对他进行劝谏。
晋灵公耳朵听烦了,竟然对赵盾起了杀心。他派了一个刺客去杀赵盾。
那个刺客来到赵盾家,透过窗户见到赵盾正在吃鱼,就感叹说:赵盾身为晋国的一等大臣,居然还吃鱼。生活这么简朴,可见他是个好大臣啊!我把他杀了,岂不是罪过吗?
于是,这个刺客不忍心杀赵盾,回去又不能交差,就自杀了。
古人打猎其实,古时候的人,尤其是秦朝以前的人,生活条件是很差的。
那时农业还不算发达,人们主要还是依赖大自然为食。打猎和捕鱼就成为生活的日常。
而对付猎物是困难的,也没有那么多猎物可打。动物的驯养技术也不高。
捕鱼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一些。所以,他们可以常常吃到鱼,却不能常常吃到肉。
而物以稀为贵,这样一来,吃鱼和吃肉就区分开了,前者逐渐成为贫穷的标志,后者则成为富贵的象征。
不过,虽说吃鱼较为容易一些,也不是就可以像我们今天的大米一样,达到成为主食的地步。
其实,全社会大部分的人还是以素食为主的。那种贫困程度就没法说了。而吃鱼的贫困度,只不过可以算作是高级贫困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