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列出10个最不喜欢被问到的问到问题,那么类似于“谈谈你的下一个5年或是10年规划”这样的提问是我最抵触的。
标榜体验式生活的自己是向来是懒得规划,也深谙也会在这样一个更迭迅速的时代里,即便是做了周密的规划,也会在一点点看似不经意的变化中,变得面目全非起来。
对了。以上都是借口,但也确确实实都是结果。
我不像王尔德,拥有鬼斧神工的诡辩技巧,360度无死角的能够自圆其说,也不像知乎上的很多大神,拥有貌似坚定的强大自律体质。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一枚,有点节操和情趣上的小追求,仅此而已。
但这不代表“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以我为例,向来是不惮以长期规划这类的信念为导向的,反倒是像是“微习惯”,“着眼当下”这样的理念更能打动并鞭策自己一点一点亦步亦趋的前行。
所有科技,媒体发布新鲜玩意的目的都是在攫取用户的注意力。没有被拍死在这个沙滩上,不代表不会倒在另外一个沙滩上,比如说现在把自己套得牢牢的一个东西就是“碎片化阅读”。曾经为发现各种各样的移动知识付费平台欣喜若狂,因为我的逻辑很简单:可以随时随地阅读,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
但是没到1年,我就陷入了困局:我获取的真的是知识吗?还是说仅仅是信息流。
然后发现一组惊人的数据:现在每48小时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人类文明开始到2023年累计数据的总和。(出自IDC国际数据公司)
这说明了数字垃圾太多,筛选比吸收更重要。
于是即便是像我这样不折不扣的懒人,也不得不开始筛选,整理,并一点一点开始做出对应的笔记甚至是文字记录以及不定期的复盘。当自己开始一点点行动的时候,你势必能感觉的那些微妙的变化。
在筛选中的过程中,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反省和梳理,很多思路被被理清。
举个例子:就拿阅读来说吧,曾一度纠结是读经典书还是速成书?
经典的好处不说了,但貌似“无用”;速成类的书吧,实操性很强,对现实有迅速指导意义,但流于功利,且不知道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推敲。
筛选的过程,往往也是找寻答案的过程:回到读书的目的即可。
读书这件事吧,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对我来说,除了兴趣外就是为了拓展思维,打开视野,寻找更多可能性。明确了这一点后,我会问自己一个问题:读什么样的书能够让自己真正产生思考。只需要想通这一个问题,眼前就豁然开朗了。
所以我现在开始读许久不曾触及的文学名著了。我说的名著是那些“大部头”。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中,总归是会遇到一些不理解却能激发好奇心的点;好奇心会驱动自己去主动搜索资料,寻找答案;而搜索印证的过程本身就是也为自己打开了另一扇大门,触发思考模式这一个行为本身就已经不能算是“无用”了。
苦苦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并列出无数可能性,但那只能让自己陷入一种庸人自扰的两难。看过无数自救,无数鸡汤,无数励志的书籍,他们都在试图告诉你一个道理:跳出舒适区,以及怎么跳出舒适区,也尝试过去改变。但,回过头去想想,为什么要改变呢?还是说,我们只是为了改变而改变。
第XX天无字幕看英文电影,坚持夜跑XX天,纵观朋友圈的各种打卡,这些操作仿佛是我们非要给自己找点事忙,让我们逃离无无所事事的恐惧。问问自己为什么要打卡?
如果你打卡是为了证明自己自律,那么希望你最后真的养成自律的习惯,而不是仅仅向别人展示你“自律”的一种仪式感。
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如果你只是想提升英语,而刚好,你又是一个看电影容易犯困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学英语反倒是一种折磨。其实有很多方法的,并不需要通过看无字幕的英文电影实现。你可以找歪果仁唠嗑,可以看脱口秀,又或者用那些流行的配音app,都能赋予学习以乐趣。
最后,总结一下:
1. 有时,筛选比吸收更重要。
2. 适时的停下来,多问问自己为什么。
3. 从真正感兴趣的事着手,这会是一个联通外部的触发点。
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重点总在后半句。
这些天忽然想分享下这些琐碎的想法,遂记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