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人群之中反方向行走,终究是行不通的。你将面朝来时的方向,身不由己地倒退着步子,被推推撞撞地跟着众人走同一个方向。你终将一点一点变成你曾厌恶的那种人。
人这一生,谈过最长的恋爱,是自恋。我们努力的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我们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找到一个能读懂自己沉默的人,我们像智者一样去宽慰他人,却像傻子一样折磨自己,多年以后,才蓦然发现,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双可以依靠的肩膀。我们离理想中的自己越来越远,于是努力地探求生命的意义、存在的价值,于是我们努力的接纳自己,接纳自己所有的曾经。接纳,是对自己做好的温柔,接纳那些“放不下”,那些总也看不完的风景,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最终,却依然不得不承认,你是自己的陌生人。
我正处在一个尴尬的年纪,二十岁,一个人最美好也是最无力的时候。我初步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浅薄,自己的能力配不上野心,想安逸做不到心安理得。大概人一切痛苦的根源,来自于没有足够的能力。人总是会陷入这样的一种恶性循环:在该做的时间不做,不该做的时间却疯狂地补那些本应该做却没做的事情,带着重重的懊悔和自责,并立誓下次一定要及时做完,今日是今日毕,可是等到下次还是一样的重复。就比如说现在的我,平时上课的时候不听,快考试了就拼了命的起早贪黑预习!!一直自带光环的我却在憧憬已久的大学遭遇了考场的滑铁卢,我是什么时候变得这样的呢?如此的让我陌生。自己制定的计划永远完不成,总是一直在与被窝的抗争中败下阵来。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做一件事了,又仿佛有无数件小事跳出来拦着我。我清醒的看着自己沉沦堕落,于是选择了一个最简单且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的方法——逃避。
我选择读书来逃避,来解救我那颗日受内疚折磨的心,我努力投入所读的书本,尽量不去想家中年迈依然辛劳的父母,努力心安理得的享受现在的一切。周国平说读书有三种目的。第一种是为了实用的目的,比如说是因为专业或者职业需要读这样的书。第二种目的是消遣,纯粹是为了放松一下。而第三种是作为精神生活的阅读,这是真正的阅读。当然这三种未必都是对立的,也可能是统一的。我构建了一个虚假的真实世界,读书使人充实,我兀自的孤独着,空虚的充实着。
如果你总脆弱又敏感,那这个世界能打击你的事情就太多了,甚至没事看个星座,算个塔罗,都能让你是失落片刻。可这些从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停止,不会因为你举起白旗而停止,不会因为你沉沦堕落而停止。迷茫有时,低谷有时,彷徨有时,浮躁有时,你的人生有两样:理想中和现实中的,两者距离越来越大,你自己也搞不清你到底是谁。余华写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所以我开始写我自己,虽然我连三流的作家甚至都算不上作家,我想了解我自己即使我甚至我对自己如此陌生,我想把自己的丑陋懒惰都摊出来晾晒,把羞于见人的灵魂拎出来审视。
时间啊,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人人都在生活,好像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会变得成熟、世故,每一天醒来都是一个新的自己,你永远是自己的陌生人,但只要心不变,陌生又有何惧呢?你所畏惧的坚持的孤勇的被会被时光打磨成果实回报给你。
每个人都只能按照他的内心世界的限度来看世界。四季中它有不同的姿态,岁月里它有不同的承担,不能要求它同时拥有花朵和果实,但成长是它不停的追求。我们努力地奋斗想改变世界一点点,如今才懂得在世界中坚持本心就已经精疲力竭。你终是自己的陌生人,努力接纳换着皮囊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