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馨语馨愿
读几句《论语》

读几句《论语》

作者: 牧心5 | 来源:发表于2023-02-01 11:32 被阅读0次

有人说,读《论语》的过程,就是享受优美散文的过程。

第一次翻书的时候,真是仅仅是翻,只是知道字面意思。如今再翻,也没有多少长进,可是,却能看出几个词的深意,这让自己兴趣更浓了。那么,今天继续读几句论语吧。

三家当政者之一的季孙氏要去泰山祭祀,决定一出,顿时轰动鲁国。

祭祀山川,本来是鲁国国君才有资格去做的事情。季氏仅仅是鲁国的一个大夫,如此做,孔子以为,会让季氏陷入“违礼”之中。于是,孔子就找到他的学生冉有,请他阻止这件事。

当时,冉有在季氏家里当差,是季府里的“家臣”。也许冉有很清楚主人的想法,他觉得自己没有阻止的能力,因此,直接拒绝了老师的请求。

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

这让孔子很是气愤,但他又不便直接说出季氏无礼,学生无能。这时,一个名字叫林放的鲁国人出现在他脑海里,因为前一段时间,林放曾经虚心向他问过礼,于是,老夫子含沙射影地说到:唉!难道泰山神还不如林放吗!(“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这件事过去以后的某一天,有人又问起孔子禘祭的规定(禘之说)。

这似乎又让老夫子伤心起来,要知道,老夫子把礼看的是天一样的重。

此前,他就认为,鲁国早就存在着礼崩乐坏的状况,比如说季氏的泰山祭奠。他说过,行禘礼时,除了献酒,以后的流程,他就不乐意看了。(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现在,他又气愤地说:

“我不知道。知道规定的人,如果让他治理天下,就如同一个东西摆在面前一样,是很容易的吧。”说完,还指指他的手掌。

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看看这老夫子,多么会说反话。呵呵!

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几天前,在抖音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位小伙子年前去给父亲上坟,一遍祭奠,一边痛哭流涕。有些人,即使没有痛哭流涕,但在祭奠的过程中,神态虔诚,对祖先从心底里敬重。我想,这是不是就是孔子说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呢。如果不这样,还真不如不去祭奠(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13.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孔子的这句话,含义太深太重,不是肤浅如我,能随随便便说的,那怕一句话。

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郁郁”这个词,是丰富多彩的意思,唉,老夫子,小女子我记住了。

1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zōu)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这一段,又让人看到了一个谦虚谨慎,对礼仪恭敬的老夫子。

相关文章

  • 读几句《论语》

    1.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佾,平时不多见的一个字,行列的意思。用拼音输入法,...

  • 读几句《论语》

    有人说,读《论语》的过程,就是享受优美散文的过程。 第一次翻书的时候,真是仅仅是翻,只是知道字面意思。如今再翻,也...

  • 读几句《论语》

    16.子曰:“射不主皮,为(wèi)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射:古代贵族时常举行的礼节仪式。 皮:箭靶子。 孔子的...

  • 读几句《论语》

    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旅:祭名。旅为...

  • 读几句《论语》

    3.24仪封人请见(现),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

  • 读《论语》(1)

    读《论语》有感 古人有言: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的话到今时今日也很有帮助。 这几天在读的几句中印象较为深刻...

  • 相信微习惯的力量

    最近开始在社群里读《论语》,每天读一篇,今天是第6天。 《论语》,应该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书,甚至每个人都会背上几句,...

  • 细读

    上过几天学的中国人,都能随口说出《论语》中的几句,我也是。而后来,我发现“几句”太少了,于是读全本。然而马...

  • 何何读论语——文章目录

    何何读论语 001 何何读论语 002 何何读论语 003 何何读论语 004 何何读论语 005 何何读论语 0...

  • 读《论语》(一)

    上次“读”论语还是在大一语文课上,当时老师布置了一个期中作业,就叫我们选几句你最喜欢的论语中的话,并写上你的见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几句《论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di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