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日更坚持不下去?我突然发现其中的原由,那是我们喜欢利用理性的结果,当我们启动理性的时侯,我们脑子里就会蹦出很多的概念、判断。而这些概念和判断是需要原材料构筑的,这些原材料需要我们不断地输入才会有。当我们没有输入的时侯,就没有了信息源,信息源没有了,自然就无从下手,力不从心了。这就是理性的缺陷。
很多人应该都感受到这种情况,连续的输出会把我们所累积的原材料掏空,日更就是如此。因此很多人都意识到需要给自己输入。当然输入信息源不仅仅来源于书籍还有生活。积累的通常情况下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对信息源思考消化的过程,才能形成理性认知,然后形成观点或思想。
其实写东西可以不需要太多理性参与,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一样,需要灵感,这灵感和理性就不沾边,灵感和悟性有关。太理性写出来的东西,逻辑性太强,但是看多了就会腻,干巴巴的分析论述,给人一种压抑感。这就是为什么诗歌和散文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给人以温暖,就是他给人一种感同身受的情绪,这情绪因人而异。相对于这些体裁的文章,阐述观点和思想的纯理性文字显得毫无美感和温度。
有点离题了,其实我想表达的是,随性一点写作,可能就不需要积累那么多的信息源,也就是原材料。它只是一种情绪或情感的流露,又或是其他一些东西,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无需动用很多理性,就能感受到写作是一种毫无压力的享受。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一直都被这种理性折磨着,而且乐此不疲,当然,我也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就是不知道写什么。但是这只是有时候这样,而且这样的状态不会持续太久,只要我沉下心来,就没有问题了。所以一直以来,我需要的只是安静,对安静有着近乎变态的需求。只有安静了,我的世界才会丰富起来。
随性写作,其实也是我的追求,我自己也不能做到顺其自然地写。而且我大部分的文字都在理性的监督下完成的。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好像一直都有一个假理性伴随着我,因为很多时候我的行为告诉我,我被假理性操控了,而且即使我发现它只是假理性,但我还是逃脱不了,似乎被它牢牢束缚住了,想甩都甩不掉。直到现在这个年纪也是如此,感觉就是被某一个东西困住,但是我无力反抗,这种无力感我也描述不出来,似乎在梦里,想逃离,结果发现还在梦里。人生就像玩盗梦空间游戏,有多少人能控制梦境呢?有多少人能分得清梦境与现实呢?
我在梦里,也在现实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