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街上与一位老熟人不期而遇,是他先注意到我的,他和我打招呼的时候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倒不是因为我的反应迟钝,而是他的形象完全颠覆了我的记忆,以致于在他打招呼的时候我的内心有些疑惑:我俩认识吗?
是的,他的确是一位老熟人,还是那张脸,言语动作依然如旧,不同的只是那一头黑发变成了银丝。从金融企业领导岗位上退休的他,总是留着一副大背头,也许是用了发胶的原因,浓密黑亮的头发总是梳理地那么一丝不苟。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也没有问过他关于头发的事,尽管他已经是七十岁的人了。
“您的头发!您的头发怎么突然就全白了?”我惊奇地问道。其实我心里还在嘀咕着,他是不是突然得了啥病?但是从精神面貌上看不出啥问题。
“哪啊,头发早就白了,这么多年一直在染发呢。”他用五指梳理了几下头发,笑着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啊!以前我还老说您六十多岁了还是一头黑发,挺羡慕您的。现在看来,一头白发也很不错啊,简直是气质满满啊!”我说这话有恭维的成份在内,但也是实事求是。毕竟来说头发从黑到白是不可逆的生理过程,一头白发对于上了年纪的人自然有他的魅力所在。
其实在前几年,我刚刚出现白发的时候,着实恐慌了一阵。每天早上洗漱完毕,总要对着镜子感慨一番,心里充满了失落感。别人介绍说坚持吃芝麻对头发有好处,坚持用梳子梳头也有好处,对于保养头发方面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民间秘方确实不少。对一些方法也践行了一段时间,怎奈毅力不够坚定,皆半途而废。后来随着白发数量迅速增多,慢慢就习惯了。
对于白发的排斥,其实是对衰老和岁月易逝的恐惧,或许人都要经历这一过程吧。因此,贺铸说“安能屈指计封侯,西日东风见白头。”张九龄也无不感慨“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李白醉眼朦胧地说“不知明镜里,何处染秋霜?”最是明代王廷相带着调侃的意味说“不知明镜里,已做二毛人。”
记得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来到我店里,坐下的同时她摘下了戴在头上的遮阳帽。我不经意地看了她一眼,虽然上了年纪的人了,依然可以看出年轻时候的影子。她低头的瞬间,看到她头顶的白发犹如一朵盛开的白菊花,不由得我头皮一阵发麻。
我问老太太多长时间染一次头发,老太太说她两个月就要染一次。我说其实上了年纪没必要染头发,老年人一头白发也挺好的。老太太笑着说,话是这么说的,实际生活中有许多无奈。她说曾经也想着经常染头发不太好,就任由它自然生长,谁料想遇到了许多尴尬的事。一帮老头老太太出去玩耍,感觉明显合不到群里,有些人不愿意搭理自己。把白发染成黑发之后,人好像变得精神了,别人也愿意接近了。哈哈,女为悦己者容!
我店旁的照相馆老板十年如一日光秃秃的大脑袋,原以为只是因为头发稀少,他搓着头说“白了,四十多岁的时候头发都白了。”我仔细一看,他如果留了头发,发型和沙和尚一般无二,坚守在后脑勺的是稀稀疏疏的白发根。现在男士的发型多数都是把两鬓剃光,因为第一根白头发总是产生在鬓角。有些人十天理一次发,估计多数还是白头发的缘故吧。
电视上看到著名表演艺术家陈铎满头银发,朗诵诗歌字正腔圆;著名歌唱家于淑珍也是一头白发,歌声依然优美动听。头发花白的吴秀波浑身散发着成熟男人的魅力,也一度成为多少女子心中的男神。
话说回来,人活的就是个心态,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黑发青春活力勃发,白发不失沉静优雅。明眸皓齿,秀发莹润无疑是美丽动人的,但是岁月带给人的一头白发,何尝不是韵味十足?那是时间锻造的坚韧,是岁月沉淀的智慧,是生活历练成的优雅和高贵。
坦然接受吧,霜染两鬓的年纪就不要太在意什么得与失。日升必有日落,月盈必然有亏,潮起必有潮落。生命是一个有盛而衰的过程,旷达乐观,欣然接受,优雅地老去不失为最佳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