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刚上初中的我,偶然间在邻居家发现了一本书缺页、纸泛黄的小说书,爱看小说的我饥不择食地借来一阅。没想到,一看便被深深地吸引,爱不释手到了废寝忘食的状态。在中学做语文老师的外公告诉我这是一本“禁书”,他严肃地告诫我不能对外说、更不能拿出去传阅,但并未阻止我阅读。
虽是一本残书,但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仿佛在幽闭的小黑屋里突然发现开了一扇窗,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原来是那么的精彩分呈。同时,我也被惊吓到了,透过这本书,我一个乖乖女竟然偷窥到了成人世界里那个被叫做爱情的东西的模样,我好怕自己一放松警惕,会中了“黄色书”的毒。我也疑惑,一贯对我严格要求的外公,居然允许我看这本书?他是要考验我的革命意志吗?
读完这本书,我的女性独立意识被启蒙。我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生你养你的家庭未必可靠,发誓一辈子爱你的男人也不可靠,志同道合的男人也难相伴一生,所以,只有当女人有能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可靠的,女性当自强、自立。
在这本书里我第一次接触到了“爱情”这个词,便在潜意识里被植下了爱情观和婚姻观的种子。爱情是女性人生诗篇中不可或缺的甜蜜章回,但不是全部,女人的生命不能被爱情所困、所误。爱情固然需要郎才(财)女貌、你侬我侬的滋养,但三观相合才是一生相伴的不竭动力。
我人生的上半程,因为独立而自信,结缘了自强而自信的穷小子,俩人白手起家,筑起了温暖、稳定而舒适的家庭。凭着自强、自立的勇气在职场赢得尊重,且完美避开中年危机,直至光荣地退出职场。秉持女性主张在妇女工作领域传播女性“四自”精神,为推动女性成长、女性发展尽力。这一切的源头一定是来自于这本书的启蒙。
当年,因为缺失封面和开篇几页,我不敢问,外公也不敢讲,所以,我一直不知道它的书名。直到改革开放文化开禁,我才知道它是由杨沫作的半自传体小说《青春之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