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一些牛娃让我们这些父母惊叹。为什么牛娃总是别人家的孩子?
大部分父母也只是羡慕一下,顺嘴自责一下自家孩子没天赋,可是却很少有人关注到,牛娃的背后,其实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我们来看一看,牛娃们到底厉害在哪?
善于发现错误的牛娃们
牛娃一:吴叶凡小朋友
上海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吴叶凡翻看新发下来的美术教材,发现书上引用的一幅图片有点眼熟。教材中标注为:树叶(现代陶艺作品),但吴叶凡很疑惑,她觉得这图片更像是自然博物馆里的海百合化石。他认为教材有误。
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你会怎么做?你会相信孩子的质疑吗?
吴叶凡爸爸的做法是:带着孩子去上海自然博物馆求证。经证实,孩子美术教材上的图片确实是数亿年前的古生物海百合。
牛娃二:柯子朔小朋友
杭州五年级男孩柯子朔,发现某矿泉水瓶包装图案有错误,瓶身画着一只展翅的大鸟,边上的文字说明是“松雀鹰”,他认为这是错误的,还查找了各种资料,并且写了一篇文章。
经专家证实,孩子是对的。从分布区还有翅膀特征这两方面可以基本判断不是松雀鹰。翅膀尖上那几根特别长的羽毛是猛禽的重要识别特征,小朋友的观察很仔细。
牛娃三:田佳沛小朋友
10岁的田佳沛暑假和妈妈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当田佳沛看到“陕西藩署增置颜柳碑记”下面“清光绪十七年”后的括号里标注为1689年时,他对妈妈说碑上的时间是错的。
妈妈有点尴尬,心想:“咋这么张扬的?在博物馆里,你个小孩儿能挑出什么问题?”
但田佳沛对妈妈说:“光绪是清朝倒数第 二个皇帝,他1875年继位,1898年开始戊戌变法,咋可能出现1689年,肯定不对。”
妈妈说这个时间会不会是碑刻写成的时间?但儿子指着碑刻上的颜柳说颜真卿和柳公权都是唐朝人,1689年是清朝。
妈妈觉得儿子的质疑精神值得嘉奖,就将这个问题在网上反映给了西安碑林博物馆,很快碑林博物馆就回复了,并表示错误已很快订正了。
这样的牛娃真的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有没有发现这些牛娃身上都有一些共性的东西?
知识面广,眼界开阔
一般的孩子怎么可能知道海百合化石长什么样?一般的孩子怎么会知道松雀鹰长什么样?一般的孩子怎么会有勇气在博物馆里质疑碑刻上的时间是错的呢?
敢于发出质疑声音的孩子,都是因为他们见多识广,知识储备足够。
会思考,爱钻研
这类孩子善于动脑筋,凡事喜欢问为什么,遇到不懂的地方,总是要弄个明白才肯罢休。就拿发现碑刻时间错误的田佳沛小朋友来说,他看到碑刻上的时间,会在大脑里运用所学知识,在大脑里进行推算,比如,从而得出结论。
那牛娃身上这些良好的品质是与生俱来的吗?当然不是。孩子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的影响。
什么样的父母才能教出有眼界会思考的孩子?
我们试想一下,当我们的孩子对教材里的内容提出质疑,告诉我们时,我们会怎么做?是说教材怎么可能错呢?还是肯定孩子,带着孩子一起求证,寻找答案?
吴叶凡爸爸的做法是:带着孩子去上海自然博物馆求证,经证实美术书上的图片确实是数一年前的古生物海百合。
有位网友说,其实他的孩子也看出了书上图片的错误,说不是树叶而是海百合,可这位网友不相信,她觉得教科书怎么会错呢?
我们有多少家长会像吴叶凡爸爸那样,那样给孩子求证的机会呢?
吴叶凡是自然博物馆的常客,对古生物区的展品非常熟悉,所以才会在第 一眼看到美术书上的图片就指出错误。
可以看得出,她的爸爸经常带她去博物馆,她积累了很多自然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柯子朔爸爸说,孩子以前喜欢过贝壳、鱼、矿石等 ,去年三四月时,开始对鸟类发生很大兴趣,一年多来,观察记录了两百多种鸟类,看了很多相关图书。
柯爸爸说在孩子的影响下他也入坑了,也了解很多鸟类的知识。听了孩子的说法,就鼓励孩子写出来,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他也帮孩子去咨询、求证。
周末,柯子朔的爸爸妈妈经常带他去观鸟,很少上培训班。在上到和鸟类相关的课文时,他说起来头头是道,还会出示图片给大家看。
田佳沛的爷爷非常喜欢历史,在爷爷的熏陶下,田佳沛从小就喜欢看书,4岁就通读了《上下五千年》、《史记》等书,上一年级前,就能讲清楚五代十国大致的更替顺序。田佳沛说自己已经把《上下五千年》通读了5遍。暑假读的历史书是《二战全史》。
看到了吗?孩子的思考能力、纠错能力,其实是要建立在大量的知识基础之上的,知识储备足够多,眼界够开阔,才有可能产生思考,拥有质疑的精神。
而这一切都需要有眼界、懂教育的父母给孩子托底。
想要什么样的孩子,父母就要给孩子营造什么样的环境。
如果您也想让孩子有开阔的眼界,会思考,有质疑精神,那么,就先做一个有眼界的父母,信任孩子、支持孩子,带孩子多读书,多出去走走。只有孩子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孩子才能自主思考,勇于探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