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来到宁海已经几个年头,按照宁海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几就开始了。人们会与亲戚朋友一起在酒店里吃个饭、聚一聚,便算是过年了。
如果要说起宁海过年的特色,那便是鞭炮了。从腊月二十几一直到正月初七,无论白天黑夜都能听到些呼呼声。在三十、初一这两天最为密集,尤其是两年新旧交替的几分钟,整个世界都响得震天,让耳朵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
然而鞭炮虽响,街上却总是冷清。头一回见到这么多店铺打烊,街上空空荡荡,行人零星。小区里的车位空了,大家都不知所踪。天色已晚,我站在那微弱的灯光下,密密的树隙下,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空旷。
这空旷,倒也滋生出许多无边的孤独。
或许是触景生情罢,我想起了在钟祥过年的时候大家围桌而坐热闹的场景,也想起了爷爷骑着摩托车带我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买东西的场景。我知道,开始怀念那些熟悉的日子。
仍记得从前在湖北钟祥过年的时候,家里提前几天就要卤菜。爷爷会先带着我去街上买食材和佐料。我们挤过车水马龙的街道,和熟人互相问候,闲聊。这些喧嚷的声音像燃烧的火焰,虽不似鞭炮声喜庆,却更让人心暖暖。回家之后,父亲用砖头搭起灶台,支起大锅,而我则兴奋地将鸡、鸭、猪肉、千张(豆皮)等放入卤水。等卤完后,母亲再拿出来晾干。如此,一份由全家人合力做的年菜便完成了。
等到了大年三十,卤菜蒸透,大人的麻将、扑克牌也散了场,小孩子的游戏、嬉笑打闹尽兴,奶奶几分钟魔术般的变出一桌子热气腾腾的菜,正中间是火锅,四周是凉菜。大家围着桌子坐下,叙长叙短,满是欢声笑语。
大年初一,钟祥的规矩便与宁海不同了:初一大早不仅要到亲戚家拜年,还要去给邻居们挨家挨户拜年。但最让我头疼的是称呼,因为平时见得不多,容易忘记名字,这就只能慌张地偷偷问爸爸怎么叫了。或是简单地叫上一句“叔叔阿姨,我来给您拜年啦!新年快乐!” 而邻居们也会露出脸上的笑容,说上一句“新年快乐!来,这是给你的压岁钱。”好像我们之间也是亲人一般。
如今,我在宁海回想那些熟悉的日子,如星辰凝望,如月光满怀。买菜,卤料,围炉,拜年,无一不将当时年幼的我紧紧裹在人情的温暖之中。
人生浮沉,飘萍离散。但我想,如果有这样的一份温情,过年也就有了期盼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