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千字“文章”一个小时“创造”出来,然而,“准备”的时间恐怕需要几倍,甚至是一整天。一旦闲下来,甚或工作中,脑子自然进入“思考”:写什么?往往大多数情况,思而不得,有时因此而烦躁。有时忽然忘记了写作这件事,没有想它时,脑子里却忽地会蹦出点什么。
平静一想,并不是没有什么可见。生活中,眼前事物,都可以拿来写,看你有没有入心,动心,看你有没有这个能力,把它写出来的能力,把它写得有意思有趣味,还与别人有那么一点不同。
写作前的准备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写出自己。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敷衍。要写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字。好比林清玄说的,能三百字写明白的,绝不写三千字。不然,那便是多余的,没有营养。不如弃之,让它入土作为肥料,还可以有益草木。
我看有的作者写了二三十万字,写得有模有样,有风生水起之态势,能够在里面找到自己。相比,我就感到惭愧,郁闷,困惑。写的“太杂了”。连我自己也想不出我所写的属于那一方面,或者说倾向于那一方面?认不出,找不出自己的模样,自己把自己给淹没了。
写作容易吗?不容易。那里不容易?体会有一点点。身体要好,健康为第一要紧。写作是一件长久的事情。伏案,低头,静坐,每天都如是,身体在累加承受,大家都有体会。若是身体出状况,那怕一个小小的感冒或许都会让你写不成,想写也不行。村上边写边跑步是个范例。
我现在是用手机写,笔划输入,用右手大拇指。有时感到都有点僵。我想,要是其他手指也能点击操作就好了,十个手指轮流来。我还想,能不能闭着眼睛打字。一二个字可以,也没有这样煅炼过。要是可以闭着眼睛写作,兴许写起来如风如流水也未可知,想必会有一种非同寻常的快感。
再有就是“写什么”的困扰。别看每天一篇千字,写起来一个小时就初步完事。然而,一天的时间,大部分在上班,睡觉,过得十分快,到了每天“写作的时间”,会有一种紧迫感,因为有时,临了还没有东西可写,还不知道写什么。
另一种情况,想写这个,又想写那个。想来想去,觉得哪一个都没意思,不值得写。
再有,想好了写什么,真的写时,却发现对它并不了解,知道的太少。比如我想写惠城的四季,四季都有什么花?仅知道有几种,太模糊。气候表现有什么不同,分界点是什么时候?有什么代表性的事物征候?这时,才发现自己知道得太少了。原以为在惠城呆了十一年,其实,我一点都不了解它。没有走近它,更谈不上融进。一直在边缘徘徊。这也反映了我的生活状况。
既便了解,就能把它写出来吗?或者说,就能把它写好吗?还真不一定。你的文字表达能力,你对语言的掌握有多少?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写成四不象,似是而非,让人笑话。
我在想,可写的一定很多,就像生活的美或丑无时无处不在,只是我没有发现它的双眼。发现了,还要有写出它的美或丑的本领和意义。
可写的不仅多,而且也一定非是大事。平平常常的普普通通的,只要你有心,有能力,就可以运用好,写好。比如我想写初冬的阳光,也仅限稀疏,凉薄,短暂。我想写冬夜的月亮,也仅限高远,清辉盈盈,犹如明镜。或者,我更想写一朵凋零的花,一只飞舞的蜂蝶,写自然,写人物,写心里,写情感,写人间的情爱仇恨,写真善美。太多了…只是抱歉得很,你的笔还太单薄,欠火候。但我知道,好的文字(文章)一直在哪等着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