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一个人要筑一座九仞高的山。他堆了一年又一年,不论严寒酷暑,废寝忘食地从远处挖土,再挑土,再堆到山包上,终于有一天,他就要完工了。
这一天也如往常一样,鸡刚叫就起床开工,一筐又一筐,眼看着山就要9仞高了,只差一筐土的工夫。但他一摸瘪着的肚子,天又下起雪来,他认为只有一筐土就堆完了,就回家去了。
此后,他总认为只有一筐土而偷懒,所以这一筐土至死他也没堆上,终究这座只差一筐土的九仞高的山还是没有堆成。
《道德经》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意思是:人们做事,总是在将要快成功时失败。
我们常说“看谁能笑到最后”,为什么会频频出现事情眼看就成功了,还差一步,但是却失败的事情?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
眼看要成功了,心里面认为这件事成了,所以就放松了警惕,不像以前一样谨小慎微。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更何况最后关键时候的细节,一旦出现问题,影响是巨大的,就会造成了功亏一篑的结果。
因此,我们做事,一定要慎始慎终,切不可高兴太早,最后关键时刻思想松懈。
次要原因是,最后关键时候,竞争方做出的努力,对结果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因此,一方面是我方自己的松懈,能量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是,竞争方的加倍努力,以对方为参照物,我方能量也处于下降趋势。
这两个方面,综合在一起的结果是,我方能量大幅下降,最后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会知道,很多功亏一篑的事情归于运气是不合理的,关键还在于自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