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大学教授已经过来了,你过去协助她签一下文件吧!”坐在一旁的同事接到前台的电话后对他说道。
当他来到大厅,那位大学老师坐在前台,看着他过来,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他们叫你出来了?”显然她在面对这个事情时,内心依然是多么不高兴。尽管之前她一直追着问他这个产品的事情,什么时候到期,最终是什么样的处理结果。要知道他们只是认识,他也不是这位老师的理财经理,当初也没有向她销售过任何理财产品。而他只是热心的帮助她留意这个事情是如何处理的,公司开完视频会议,文件下发后,最终确定的净值是八毛,他立马打电话通知这位大学教授。他还清楚记得,当时电话那端这位老师还是比较满意的,要知道这个产品实际运作的结果只有五毛多。
他的揣测没错,这位老师没多久就开始抱怨起来。说当初那个销售经理是如何向她保证收益,至少都会保本,但现在做成这个样子,后来连电话都不接了,人都不见了。他试图去安抚她,但又几乎说不上一句话,因她一直说过不停,且语速比较快,从投资角度来说,他很理解这位老师的心理。过了一会,这位为老师终于停下来了,他这才对客观的情况作了一点说明。
“从客观上来说,这个产品运作的水平确实不怎么样,净值从成立之初的一元,跌至了目前的五毛五附近。跌幅刚好和大盘同步,记得当时这个产品成立时,沪指在三千四百点附近,而目前沪指停留在两千点附近徘徊,跌去了近百分之四十,如果考虑产品运作成本,则两者幅度刚好差不多。这样看,这个产品真是有点生不逢时啊!”
“少给我说些没用的,找些客观理由,我看你们就是做的最烂的了。你们当初那个销售经理怎么说的,说什么第一个产品关乎公司形象,一定会做上去的,保本是一定没问题的。”
“老师,您怎么可以相信这个呢?一个产品,只要知道它的结构构成,以及投资运作方向,基本就能知道它的风险点了。这个产品是投向二级市场,买卖股票的,怎么可能说是一定保本呢?我们当初是没有这样给客户说的。您当时一定是被诱导了,您要是自己理智想想也觉得不太可能啊,股票的市场价格一直都是波动的,更何况这几年一直都在下跌。我问了他们,之前销售产品的客户经理,由于后来出现违规已经被公司开除了。”
一阵沉默,理财经理给这位老师递上了一杯水。
“您看您的时间很宝贵,要做科研,今天过来目的是为了顺利签这个文件,而不是和我磨嘴皮子的对吧!八毛,应该是大家双方都能接受的了。”
又是一阵沉默。
最后她同意签了文件,直到送她到电梯口离去。他这才想起,前几天一个朋友给他说的几年前他们办公室楼下有某某小区的业主拉横幅在抗议某个地产公司,而这个地产公司正好在他们这个办公楼。缘由就是地产公司销售给他们的房子价格跌了,而且跌的还不少。说那些地产公司的销售人员当初是如何忽悠他们房子只会增值,不会下跌。最后经协调物业公司补偿了一年的物业管理费,这才息事宁人。而今年呢?房价大涨,每天喜得睡觉都在偷着乐,但也没有说给人分享收益?唉,太自私了。
究竟是投资者不理性,还是销售人员急功近利,有时真的很难说。投资者不能盲目,要了解产品运作特点及风险所在,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寻求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点。而作为销售人,讲清楚产品运作方式及潜在的风险与收益应该是基本的原则和职业操守。
故事虚构 仅供闲余文字之娱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