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读《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第二篇第三节“网络沉迷与沉浸体验”。读这一节时,让我想起昨天的经历。
昨天去探亲,舅舅带我们去商场的游戏厅玩。我平时是不带儿子玩这些的,一是比较吵,我不喜欢这样的场合;二是也有不想给儿子创造沉迷游戏的机会。我自己的做法可能属于回避型。当舅舅给儿子买好游戏币后,我也并不反对他玩,并全程陪着他。
在游戏厅,儿子玩了一会赛车游戏后,在抓娃娃机区域停了下来。以前带他逛商场时,他经常提议想要玩一玩抓娃娃,都被我拒绝了。因为我不喜欢娃娃,美观上不吸引我,而且家里也没地方摆放,况且娃娃很吸灰尘,摆在那里也是落灰;另外,我也不喜欢抓娃娃这种游戏,我认为这是一项技能,需要投钱反复练习才更有更大几率抓到,而且有的娃娃机的设计本身就在很多细节上降低成功几率。我对这种游戏丝毫没有兴趣。我老公跟我一样,所以我俩从不抓娃娃。
儿子从小就不喜欢毛绒玩具,他之所以喜欢抓娃娃游戏,我想最主要是好奇,他虽然没有玩过,但是看别人玩的时候,感觉自己也可以,激发了他的尝试欲望。今天有了满足他好奇的好机会。
娃娃机一次需要两个币,他投进去,运行爪子的前后左右移动,然后按下抓取键,抓到了一只,在运回出口的过程中,从爪子侧面滑了出去。
“哎呀!”儿子遗憾的叫了一声,“我没有放好爪子位置。”
于是他继续投入两个币,再次尝试,仍然没有成功。他觉得这个机器不好用,换了旁边的机器再次尝试两次,还是没有成功。他绕了两圈又回到最初的机器旁边,再次投币,居然抓到了一只娃娃!我还没有看清楚,他已经拿在手上了。他高兴地手足舞蹈,顿时信心十足,决定还要抓下去。于是向旁边更大的机器走去,大娃娃需要投币三个,他又开始尝试,但是几次都以失败告终。他总结说大娃娃机的爪子比较松,没有小娃娃机的爪子抓的紧,于是又回到最初抓到娃娃机的地方,把剩余的币都用完了,也没有再抓到。但是他举起手中的小娃娃,仍然开心的跳着,说“这是我抓到的,我能抓到娃娃了!”
看着他抓娃娃的过程,我似乎能够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抓娃娃了,难怪近期商场越来越多抓娃娃的店了。结合这节课的阅读,我重新认识了两件事。
第一,抓娃娃的过程也是一种沉浸体验。“为了产生沉浸体验,人们必须把握合适的时机完成这些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及时的反馈。”在抓娃娃的过程中,儿子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并完成活动,当抓到一个娃娃后,给了他一个正向的反馈,让他主动继续投入其中,乐此不疲。
第二,相对来说,教育活动太无趣。“相对于网络游戏来说,我们的课堂、作业、考试真的是太缺乏吸引力了,甚至有些教育活动是对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弱化,甚至是打击,因此自然而然就把学生推出了课堂,推向了游戏。”寒假虽然到了,但是孩子每天都有阅读打卡和计算打卡,还有一本寒假作业,儿子很少会乐在其中。我以前总是责怪他做作业不够主动,现在想想,谁会天生喜欢这么无趣的学习活动呢。
或许,我可以在趣味性方面做一些努力,这让我想起了“教育游戏”这个概念,我对于游戏化教学又有了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建立沉浸体验的活动,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