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很能忍,在京城住了二十二年。
正如公子吕所说,这二十二年,郑国实际上处于分裂的状态。
【原文】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到了鲁隐公元年五月,大叔终于完成了战争准备,密谋袭击郑国的首都新郑。而他的母亲武姜,则打算作为内应,为他开启新郑的城门。
计划非常周密。但不知道为什么,大叔起兵的日期,竟然被郑庄公提早知道了。
一直不动如山的郑庄公,此时却突然行动起来,下令公子吕带领兵车二百乘前去进攻京城,讨伐大叔。
公子吕大概感到非常惊讶:如果早动手的话,大叔羽翼未丰,是很容易打败的。可是现在,大叔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出兵攻打他,还有胜算吗?
然而,当公子吕的部队来到京城,奇迹发生了。京城的军民自发起来反对大叔,双方还没有交战,大叔便一败涂地。他先是逃到鄢地,郑庄公亲自率军进攻,他只好又逃到卫国的共地,从此过着流亡他乡的日子。
这位漂亮人物从此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估计是客死他乡了。
【原文】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春秋》记载这件事,只用了六个字:“郑伯克段于鄢。”这六个字有什么讲究?且听《左传》分析:
首先,大叔以下犯上,违反了孝悌之道、君臣之义,所以不称其为“弟”,而是直呼其名,以示谴责。
其次,郑庄公和大叔兄弟相争,有如二君,所以用了“克”这个动词。
第三,不称郑庄公而称郑伯,这是在讽刺他也不像个做哥哥的。当大叔犯错误的时候,他没有好好教育大叔,反而是故意放任自流,诱使其叛乱。说白了,郑庄公的目的,就是想名正言顺地杀死大叔。
第四,只写郑伯克段于鄢,却不写大叔逃亡到共地,是因为如果写了,责任就完全在大叔身上了。事实上,郑庄公应该负更大的责任。只不过郑庄公做得太狡猾了,伪装得太好了,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以至于史官也不好明说,只能如此下笔,希望大家能看明白吧。
这便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有其特定含义,都有其价值判断。它是隐晦的,委婉的,甚至是深藏不露的;但它也是尖锐的,严肃的,甚至是毫不留情的。
关于郑庄公这个人,有必要多说两句。
1960年前后,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曾说:“春秋时候有个郑庄公,此人很厉害。”而且表扬郑庄公“在国内斗争和国际斗争中都很懂得策略”。
连毛泽东都很欣赏的郑庄公,在和弟弟斗争的过程中使用了堪称教科书式的政治斗争手段。
他外表憨厚,内心精明。他不动声色地布置了一个陷阱,而且极有耐心的,看着大叔一步一步走进去。他有很多次机会对大叔进行规劝,如果规劝无效还可以用强硬的手段进行制裁。但他从来不这样做。他给自己塑造了一个软弱无能的形象,对大叔的胡作非为不闻不问。直到大叔迈出造反的那一步,他才果断给予致命一击。
这叫引蛇出洞,上了年纪的人想必不陌生。郑庄公的高明之处,不在于击败大叔,而在于始终站在道德高地,让人无话可说,无可指责。
大叔咎由自取。但是,先秦儒家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首先强调的是君有君道,父有父道,兄有兄道。郑庄公作为国君,作为兄长,应该在臣弟犯错误的时候及时指出,给予相应的惩罚,而不是养成其恶,以图置其于死地。因此,在“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中,首先应该批评的是郑庄公,其次才是大叔。
领导的责任,大于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