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诗古体诗中国古体诗词
灵山听法草成瑶——水木诗社无预作品

灵山听法草成瑶——水木诗社无预作品

作者: 水木心艺 | 来源:发表于2020-09-08 15:08 被阅读0次

        前几天傍晚到东郊公园散步,不一会儿,便乌云涌上来,风大起来,我不由地想起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句诗。这句出自于唐代许浑的作品中,其上句为溪云初起日沉阁,不少人认为该上句和下句比起来过于暗淡,因此很少被人记起或引用。之前,我们还曾有过一个习作——用这句作为其中一句创作一首七律,我认为这个作业颇有难度,花了不少时间才写了首《夏日》——犹记客身寄汀洲,登高远望消百愁。/四时不语柳独岸,山雨欲来风满楼。/闭目聆听江起浪,拨弦细审念无休。/师说真空生妙有,静看水底岁月悠。没想到班上的每位同学都写出来了,而且风格迥异。之后更没想到的是诗人无预居然很快写出一串,在惊叹这些作品之时,我不仅感受到汉语的奇迹,也感受到学习生涯校园生活的有趣。

七律头童童话(轱辘体,押平水韵十一尤)

            (一)童蒙

山雨欲来风满楼,顽童我自有绸缪。

风推树木村边倒,雨涨池鱼路上游。

铁网珊瑚才不识,鱼虾柴火最希求。

欢天喜地回家去,小子哪知老子愁?

      注:铁网珊瑚,典故,喻搜罗奇珍异宝。

            (二)童子

乌云骤起景森幽,山雨欲来风满楼。

耕地老农呼攚攚,藏林鸦鹊噪啾啾。

飞沙走石刚停脚,跌水倾盆盖过头。

最喜学生不上课,无须撒谎找因由。

      注:攚攚,唤牛声。

      (三)童生

逃课忘形缺预谋,惨遭败露局难收。

校规争抵娘垂泪,山雨欲来风满楼。

脚下踟蹰頻发颤,心中忐忑咋胡诌。

一时血喷三千尺,不上清华砍我头!

            (四)童试

儿时总觉日悠悠,倏忽高中就到头。

独木桥边千匹马,过河卒里几行驺。

考题初展眶盈泪,山雨欲来风满楼。

汗滴书如禾下土,夏天之后是金秋。

注:

1.过河卒,有几层意思,没有退路、破釜沉舟、步步为营。但在潮州方言中,卒过了河那就是半个车啊,喻小人物一旦突破某个界限,那就不得了了。

2.行驺,指行进中的车马。

        (五)童趣(登科)

信步登临小土丘,参天巨树一蜉蝣。

同方部老青藤茂,古月堂深大德稠。

往昔随波能泛梗,只今逆水也行舟。

诸公衮衮如斯矣,山雨欲来风满楼。

注:

1.土丘,闻亭所在地。

2.泛梗,典故“土偶桃梗”,喻漂泊。

3.同方部,原祭孔的地方,后成为学校第一座礼堂。梁启超在此做《君子》演讲,讲到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后来成为校训。

4.古月堂,原清华园园主的书房,梁启超、朱自清等大师曾住过,后成为第一座女生宿舍,直至1932年静斋建成。

        最近,编撰诗词作品中,又读到几首诗人无预写的校园生活的作品,叹为观止,与其已经出版的诗集《三豕杂诗》中的作品又提升了境界,我所发愁的很多无法以旧体诗词形式来表现的生活内容在无预的作品中被演绎得栩栩如生、别有情趣、颇有意蕴。我对作者说:我认为这几首作品已经达到武林高手“飞叶成刀”“拈花成剑”的境界了。

清华园漫吟一组

其一

七律•寄语

每年九月有新声,北调南腔会弟兄。

须看四时花绽放,能闻千树鸟争鸣。

殷殷偷得缤纷色,悄悄裁成一片情。

水木沁心浑不觉,如饴滋润伴终生。

其二

七律•新生

一入清华半喜忧,八仙过海到瀛洲。

夜猫带月登荒岛,晨鸟凌霜唱早讴。

每日奔波真理路,有时跋踬十街头。

是甜是苦非非想,径直人生烂漫游。

注:跋踬(bá zhì)挫折;进退不得。

其三

七律•气象(顶针格)

容华水木青蓝紫,紫气东来绕辟雍。

雍穆校门垂景象,象徵风骨起闻钟。

钟声阵阵行须笃,笃志时时事必恭。

恭恪斯文真学士,士林驰骋愈从容。

其四

七律•神奇的地方

有个神奇的地方,鹅湖鹿洞欠名堂。

女萝长像模糊学,柳絮飘如布朗扬。

鸟语难堪成外语,花香羞涩逊书香。

此园培育无樗栎,出落人人是豫章。

注:

1. 鹅湖鹿洞,鹅湖之会和白鹿洞书院。比喻著名的学术论坛和经典学校。

2. 模糊学,是1965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扎德。这标志着一门新的数学学科――模糊数学的诞生。与经典数学不同,模糊数学主要研究和处理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模糊现象。

3. 布朗扬,即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其因由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所发现而得名。

4. 樗栎(chū lì),樗与栎,古人认为这两种树的质地都不好,不能成材。后因以“樗栎”喻才能低下。出自《庄子集释》。

5. 豫章,《后汉书•王符传》:“今者京师贵戚,必欲江南檽梓豫章之木。”李贤注:“豫章,即樟木也。”比喻栋梁之材,有才能的人。

其五

七律•大盆景

林府彬彬一学堂,庶几堪比上书房。

杏坛高论花都醉,菡萏齐开水亦香。

传道老师舒广袖,修身小子绣文章。

如诗如画如盆景,充沛充盈充栋梁。

注:

1. 林府,事物众多之处。谓多如林木,富如府库也。

2. 上书房,是清朝皇子皇孙上学读书的地方。清道光之前,叫“尚书房”,道光年间奉旨改为“上书房”。王国维曾是上书房行走。

3. 杏坛,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后成为教育圣地的代名词。

其六

七律•荒岛

荷塘荒岛近春亭,浓抹轻描四季馨。

柳絮舞风邀白雪,月光印水惹朱棂。

炎炎夏日斑斓影,瑟瑟秋声滴呖铃。

远处书斋灯闪烁,人间天上尽星星。

其七

七律•土木人

土木工程系本家,声名显赫自清华。

厥初板筑风流久,兆始公输匠艺遐。

技术萌芽维力学,灵魂归处是篱笆。

万千广厦黎民梦,你我犹须奋勉些。

其八

【卜算子】题与学弟刘洪玉、魏捷、郭凤炜在中南海春藕斋前的合照

不惧路崎岖,未识风尘恶。

敢竖高标性狷狂,像只凌云雀。

岁月不堪长,也把青春铄。

旧照之中你我他,可有当年乐?

其九

七律•校园景象

灵山闻法草成瑶,水木和风细雨飘。

河面常游文学鸭,篱边偶躺理科猫。

百年甲所开颜笑,四月丁香把色调。

飞鸟归巢争悖论,小花还待大师浇。

注:

1. 甲所,建于1917年,曾经是梅贻琦校长的官邸,现改成一座园林式的招待所。

2. 丁香,由于丁香颜色有紫有白,无缘充当清华的校花,让位于紫荆。但校友们仍然非常喜欢她,常常与紫荆并举。

        记得当时在法理学的课堂上,老师讲了历史中“淡泊名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学者们的生平之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只要你坐在清华的位置上,那么将来就会是钱来找你,而不是你去找钱。那么,今后我们要注意的是什么呢?是在纷繁复杂的世态万象中,不迷失自己的本性,不忘记自己的初心,当一个人生活不成问题的时候,要考虑为这个社会能做些什么,为未来的人们能做些什么。当时我还不理解这句话。后来,多年以后,我忽然明白了。是的,越是外在的东西来找我们的时候,我们越应该头脑清醒,不要忽略了人生的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曾经“敢竖高标性狷狂,像只凌云雀”,如今已过耳顺之年的诗人无预以诗词的形式所演绎的关于清华园生活的回忆总结与倾情描绘从另外一个侧面深度说明了——人为什么要读书,要考学,要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

相关文章

  • 灵山听法草成瑶——水木诗社无预作品

    前几天傍晚到东郊公园散步,不一会儿,便乌云涌上来,风大起来,我不由地想起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句诗。这句出自于唐...

  • 水木和风细雨飘——水木诗社

    七律•校园景象 灵山听法草成瑶,水木和风细雨飘。 河面常游文学鸭,篱边偶躺理科猫。 百年甲所开颜笑,四月丁香把色调...

  • 水木诗社张强作品

    【苍梧谣】 筝,缭乱边愁不忍听。思年少,匹马戍孤城。 鞍,曾与将军百战还。须轻拂,尽是旧时斑。 箫,百转千回诉寂寥...

  • 水木诗社作品小辑

    2023年5月1日 《七律·海底石油》/刘洪亮 重洋远渡赴休城,海底采油新启程。 适应时差凭妙法,核心技术不轮空。...

  • 循途守辙法自然——水木诗社

    365日历诗 3月13日 二月二十 地泽临 上坤下兑地临泽,高允低容正相谐。 天人合一大道简,悠然自...

  • 雪——水木诗社作品分享(1)

    大概是2001年的冬天,一场大雪正纷纷下着,预计明天的北京城将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晚饭后,没有丝毫法学基...

  • 今日小寒——水木诗社作品分享

    七绝 戊戍小寒有寄 忘机 当年意气半销磨,依旧人间风雨多。 他日天...

  • 水木诗社秋季作品小辑

    【西江月】秋愁 当代/零下一段 心底莫名惆怅,腮边热泪留痕。树梢喜鹊叫声闻。神态稍微振奋。 已是天高云...

  • 水木诗社寒露作品小辑

    【减字木兰花·寒露】 刘洪亮 节交寒露, 已是深秋凉意透。 北雁南飞, 一字人形暖处...

  • 迎新——水木诗社滕启作品

    不平凡的2022年 即将离去, 任重道远的2023年 已接受邀请。 回顾过去 我们感慨万分, 展望未来 我们充满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灵山听法草成瑶——水木诗社无预作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zd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