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2001年的冬天,一场大雪正纷纷下着,预计明天的北京城将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晚饭后,没有丝毫法学基础的我为了弥补不足,去蹭别的班的课。老师走进教室,摘下帽子和围巾,掸了掸雪花,精神昂扬,炯炯的眼神环视了教室一圈,说:今天这大雪,让人不由得想到主席的《沁园春 雪》,然后满怀激情地朗诵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随同老师的节奏,也默念到。一字不差。
然后是掌声响起来。
老师接着说:这可以说是以雪为题材的千古佳作,深远豪迈,大气磅礴,主席有不少这样的作品。不过关于雪的作品我最喜欢的还是《三国》中这一首: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又是一片掌声。
然后,老师进入了正题。其实,后来那节课的内容,甚至是课程名称我都没印象了,但是这精彩的即兴开场白和之后听课过程中的兴致勃勃的情绪,我一直记得。每到下雪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这堂课。在明理楼内一系列的精彩课堂,让我越来越明白法学并不就是枯燥的概念和法条。盖法律不外人生,天道就是人道,通情达理是理想法律的最高境界,也是天道天理的俗世要求。
陆续分享水木诗社的朋友们关于雪的作品。今天分享周晓燕的《雪》。
童年的雪是嬉戏的雪。
我和我的妹妹,
在雪地里踩出几行小小的脚印,
跑出家门,
去找村子里的小伙伴玩耍。
回头看看,
雪地里的脚印是一首童年的诗。
少年的雪是快乐的雪。
我和我的同学走在积雪的街道上,
周围是来来往往的人们,
推着自行车载着孩子或者刚买的菜,
奔向热气升腾的家门。
多年后回味,
大雪中弥漫的是那个年代慢慢的烟火。
青年的雪是晶莹的雪。
我和我的恋人走在白雪覆盖的林间小径上,
空气清冽甘甜,
雪花静悄悄地落在树枝上,
不打扰心意相通的呢喃。
再回首,
青春的身影在雪中如此美好。
中年的雪是跋涉的雪。
我牵着我的孩子在鹅毛大雪中去接她的爸爸,
孩子的爸爸提着行李箱,
一步一个雪窝地在厚厚的雪中前行,
他摔倒在一堆雪中,爬起来再走。
回忆那年的雪,
纷纷扬扬地真是一场少见的大雪啊!
未来还要看什么样的雪?
在无声的落雪中独自看一本书,
在沙沙的雪粒中对着壁炉喝点红酒,
在雪后初晴的日子去林子里散散步,
在扫雪的时候玩心重起堆个雪人。
来日的雪和往日的雪
都是一样的洁白无暇啊。
雪,
茫茫的雪,
从阴沉的天空落下来,落下来。
把田野覆盖,
把森林覆盖,
把山川覆盖,
把河流覆盖。
把
来过的,走了的,
日子和人生
覆盖。
白雪下,
万物寂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