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神星是德国天文学海因里希·奥伯斯在1807年3月29日发现的,以罗马神话中的家庭与壁炉女神维斯塔来命名,中文名字翻译为灶神星。灶神星的最大直径超过500千米,轨道半长径2.36天文单位,围绕太阳运行的公转周期是3.63年。它的最大亮度是小行星中最亮的,是唯一一颗可以用肉眼看到的小行星。冲日期间最大亮度为5.8等,位于宝瓶座,当然由于在理想天气条件下肉眼勉强可见,要想看到它,还是要用望远镜,还要知道它在星空中具体的位置。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06433/d560f3c57d451bca.png)
我们知道,在太阳系中有五颗明亮的行星和我们地球一样,终日围绕太阳旋转。在太阳系这个大家庭内,还有一种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小天体,和金、木、水、火、土等行星一样,也是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公转,差不多具有行星的一切特征,完全可以与行星称兄道弟,这就是小行星。17世纪初,德国伟大的天文学家开普勒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了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奥秘,建立了行星三大定律,在研究过程中开普勒注意到火星和木星之间的间距似乎太大了,认为“火星、木星之间还应该有一颗行星存在”。在以后的一百多年中,陆续有多位天文学家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德国教师提丢斯和柏林天文台台长波德。他们提出了著名的提丢斯-波得定则,用一个数列来描述各个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从这个数列看,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出现了一个空缺。
1781年天王星被发现,天王星到太阳的距离完全符合提丢斯-波得定则。不少人更加相信火星和木星之间那个空缺的位置上一定存在一颗还没有被发现的行星,许多天文学家开始搜索这个失踪的太阳系行星“兄弟”。十九世纪的第一天,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在金牛座偶然发现一个8等的新天体,最终确定这个新天体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到太阳的距离和提丢斯-波得定则规定的距离只差了1%。新天体被命名为谷神星。不过谷神星太暗也太小了,直径不到一千公里,比月亮还要小得多,作为一颗行星实在不够格,只能称为小行星。
一些天文学家认为谷神星根本不是要找的火星、木星之间的那颗行星,还在继续寻找。一年后果然又找到一颗,发现者奥伯斯本职工作是医生,非常热心寻找火星、木星之间的未知行星。他找到的这个新天体比谷神星还要小,命名为智神星。1804年3号小行星婚神星被发现。1807年,奥伯斯又发现了4号小行星灶神星。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发现的小行星越来越多,到今天在火星木星之间已经发现了近百万颗小行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