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这四个字的力量形成了一个
中国文学之中的情感原型,所以,在中国的诗歌史上这四个字被反复借用。
比如杜甫在“安史之乱”之后见到自己的一位老朋友“卫八处士”。他写下了一篇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在大难之后九死一生,老友重逢,所以有一种亦幻亦真,如隔沧海的感觉。“今夕何夕”这四个字就从《诗经》接续到了唐诗。
而如果我们看南宋的一位诗人张孝祥,他有一首词《念奴娇·过洞庭》:“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他说,要以天地作为自己的宴会场,以万物作为自己的傧相客人,以北斗作为酒勺,以西江水作为酒浆,自己作为主人,要酬答天地万物。
如此之旷达的一种境界和襟怀,他用“今夕何夕”来表达个人在广大的天地之中获得了一种极大的逍遥与释放。“今夕何夕”这四个字又从《诗经》接续到了宋词。
所以,我们会看到在我们的历史上一再有这样诗性的、真诚的生命从《诗经》之中吸纳营养,在与《诗经》之中的那些人做情感的共鸣。
是因为他们都可以以古人之心为心,因为“诗”其实就是一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发自生命的、真诚的声音。《诗经》之中有对于我们先民的喜怒哀乐真实的、鲜活的、真切的表达。
摘自为你读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