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点石成金:访客至上的Web和移动可用性设计秘笈(原书第3版)》,一本关于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 Centered Design,UCD) 的书,讲述了如何让网站设计得卓越和有用。
这应该算是一本老书了,但是作为一名产品新人,我觉得我还是有必要去读一读。因为:
人类大脑的容量不会马上发生变化,所以这些人类行为研究所得到的成果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失效。对于用户来说,20年前他们遇到的困难,现在同样如此。
我将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记录了下来。
接下来就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读一读这本书吧~
(文章以学习笔记的形式展现,内容为书本内容摘录+我的个人理解)
指导原则
一、别让用户思考——Krug可用性第一定律
如果你不能做到让一个页面不言而喻,那么至少应该让它自我解释。
不要让用户在使用网站或移动应用时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思考。
每一个常规页面都应该做到让用户看一眼就能理解相应的内容,而对于一些稍复杂的、较新的页面,至少应该做到让用户花一点点的时间就能理解。当用户使用网站时,过多的疑问会加重认知负担,最终导致用户的注意力从要完成的任务中转移。
而大多数人在浏览网页时花费的时间远比想象中要少的多。加上当下的应用市场竞争激烈,除非用户没有别的选择,不然他们很容易会选择其他的产品。
二、用户实际上是如何使用Web的——扫描,满意即可,勉强应付
我们总认为用户使用网站时都会仔细看一遍页面上的所有内容,但实际上,用户通常只会扫描一下页面,找到他们想要找的东西,然后离开。
这里有三个事实需要认清:
-
第一个事实:用户不是阅读,而是扫描
- 用户总是任务在身。
- 用户知道自己不必阅读所有内容。(扫描就是我们找到相关内容的方式)
- 用户善于扫描。(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
第二个事实:用户不作最佳选择,而是满意即可
- 用户总是处于忙碌中。(效率)
- 如果猜错了,也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在网站上最多只是点击几次后退按钮)
- 对选择进行权衡并不会改善用户的机会。(花费经历去做最佳选择,还不如查看猜到的第一个页面)
- 猜测更有意思。(不累,猜对了速度快;猜错了也许会在无意中发现一个不错的内容)
绝大多数时间里我们不会选择最好的,而是选择第一个过得去的,这就是满意策略(stisfice)。
进行选择前的衡量取决于当时的打算、时间和对网站的信心。
-
第三个事实:用户不是追根究底,而是勉强应付
- 这对用户来说并不重要。(事物背后的运行机制对用户来说没那么重要)
- 如果发现某个东西能用,用户会一直使用它。
人们在使用一些东西的时候,并不理解其运作原理,甚至对其工作原理有错误的理解。虽然仍然可以使用得很好,但是,效率不高,容易出错。
所以,用户若是明白了其中的运作原理:
- 他们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对谁都好。
- 他们会更容易理解网站的服务范围——不只是他们自己偶然看到的那些。
- 更可能引导用户到网站上更希望他们看到的地方。
- 在你的网站上,他们会觉得自己更聪明,更能把握全局,这会让他们成为老用户。
三、广告牌设计101法则——为扫描设计,不为阅读设计
用户大多数是采用扫描的方式浏览页面,要让用户能在扫描的过程中理解网站内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 尽量利用习惯用法
- 建立有效的视觉层次
- 把页面划分成明确定义的区域
- 明显标识可以点击的地方
- 最小化干扰
- 为内容创建清楚的格式,以便扫描
习惯用法是你的好帮手
当一个很不错的想法出现了,且被模仿了,足够多的人在足够多的地方见到了这个想法,那么,这个想法就自然而然变成了一个习惯。
习惯,意味着不需要作过多的反应。设计网站时,使用习惯用法能够让用户很轻松地理解页面内容。
除非有一个同样能够让用户很快就能理解的创新想法,又或是这个创新想法具有很大的价值,否则在进行设计时,最好还是使用习惯用法。
建立有效的视觉层次
- 越重要的部分越突出
- 逻辑上相关的部分也在视觉上相关
- 逻辑上包含的部分在视觉上进行嵌套
把页面划分成明确定义的区域
让用户很快地找到自己想要寻找的区域。
明显标识可以点击的地方
用户总在找下一个可以点击的地方,要注意区别可点击区域与不可点击区域在视觉上的设计。
降低视觉噪声
三类视觉噪声:
- 眼花缭乱
- 组织不当
- 太过密集
为文本设置格式,以便扫描
让页面方便扫描的方法:
- 充分使用标题
- 保持段落简短
- 使用符号列表
- 突出关键词语
四、动物,植物,无机物——为什么用户喜欢无需思考的选择
用户到达目标之前不介意点击的次数,只要每次点击都是毫不费力的。
不可避免给用户带来选择困难的时候,可提供简短的、及时的、不会错过的指引。
五、省略多余的文字——不要在Web上写作的艺术
要尽量减少页面上不必要的文字。
欢迎词和指示文字要消灭。
去掉多余的文字的好处:
- 降低页面的噪声。
- 让有用的内容更加突出。
- 让页面简短,让用户在每个页面上一眼就能看见更多的内容,而不必滚动屏幕。
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方面
六、街头指示牌和面包屑——设计导航
浏览网站有点像去超市购物,都是为了找到某个目标。网站的导航就像是超市的指示牌,搜索框就像是在超市中询问工作人员。
但是,在网站上我们通常感受不到大小、方向和位置。
导航用途:
- 帮助用户找到某个目标。
- 让用户意识到目前所在位置。
- 通过层次结构化,告知用户网站有什么。
- 指示用户该如何使用网站。
- 给了我们对网站建造者的信心。
导航标准化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定位。
持久导航(Persistent Navigation)或全局导航(Global Navigation):出现在网站每个页面上的导航元素。
持久导航包含4个元素:
站点ID、栏目、搜索、实用工具
应该让导航部分在每一页上都保持一致,这是为了让用户确认自己一直在这个网站内,并且用户无需多次去了解它。
不过,有一个例外,填写表单的页面,只需要站点ID、一个回到主页的链接、有助于填写表单的工具(作为最小规模的持久导航)。因为,在用户填写表单时,持久导航可能会造成一些干扰。
站点ID
代表整个网站,结构层次最高。
栏目(Section)
栏目也就是主导航条(Primary Navigation),到达站点的主要栏目的链接,站点层次结构的最顶层。
通常,持久导航会包括二级导航的显示位置:当前栏目的下一级栏目清单。
实用工具(Utilities)
实用工具是到达网站中不属于内容层次的重要元素的链接。
这些实用工具要么能帮助用户使用站点(例如注册/登录、帮助、站点地图、购物车),要么提供网站发布者的信息(例如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使用工具的列表的显眼程度低于栏目。
不同网站的实用工具会有所不同。
持久导航上通常只放置4到5个使用工具。
返回主页(Home)
持久导航中要有返回主页的按钮或链接。
搜索
除非站点规模非常小而且组织得很好,否则每个页面都应该有一个搜索框或一个到搜索页面的链接。
搜索要避免:
- 花哨的用词
- 指示说明
- 选项
多级导航
良好的多级导航难以设计,因为页面空间有限,在设计两个层次的导航时,时间常常也不够,多级导航并不是那么重要。
页面名称
页面名称就是Web上的路牌。就像路牌一样,如果一切顺利,我可能根本不会注意到页面名称,但一旦我觉得自己可能方向不对时,就需要毫不费劲地看到页面名称来获得方向。
- 每个页面都需要一个名称。
- 页面名称需要出现在合适的位置。
- 名称要引人注目。
- 名称要和点击的链接一致。
“你在这里”
抵消网络固有的迷失感,要在视觉层面上做区分。
面包屑
面包屑即层级菜单。告知用户从主页到当前位置的轨迹。
通常,面包屑放在最顶层,使用“>”对层级进行间隔,加粗最后一个元素。
标签
标签是大型网站导航上一个很好的选择,具有不言而喻、难以错过、灵活的特点。
测试你的网站
- 在网站上任意选择一个网页,把它打印出来。
- 拿到一手开外,或者斜过一个角度,让你不能仔细观察。
- 尽快找到下面清单中的项目并画上圆圈:
- 站点ID
- 页面名称
- 栏目(主导航)
- 页内导航
- “你在这里”的指示器
- 搜索
七、Web设计中的大爆炸理论——让人们顺利开始的重要性
网站主页通常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 站点标识和使命
- 站点层次
- 搜索
- 导读
- 内容推介
- 功能推介
- 适时更新的内容
- 交换链接
- 快捷方式
- 注册
还有抽象的目标:
- 让用户看到自己正在寻找的东西
- 用户还没有寻找的东西
- 告诉用户从哪里开始
- 建立可信度和信任感
网站的主页是几乎每个访问者都会看到的页面,这就导致了很多人(CEO、设计师等角色)都想在上面添加自己想要放置的内容。
每个人都想要在主页上占据一席之地,这不是一件好事,毕竟,一个网站的主页需要向用户传达整体形象,让用户一眼就能了解网站到底是什么。
不过,这并不代表除主页以外的其他页面不重要。
有些时候,用户到达网站的第一个页面并不是主页,所以,每一个页面都应该尽量给予用户指引,向用户传达其所处网站的相关信息。
如何传达
-
口号(Tagline)
靠近站点ID的地方。
一个和站点ID相关联的短语。
整个网站的描述。 -
欢迎广告
网站的简要描述。
显示在主页的首要位置。 -
“了解更多”
还有几条传达信息的指导原则:
- 需要多大空间就使用多大空间。
- 但是不要使用过多的空间。
- 不要把使命陈述当作欢迎广告。
- 最重要的是进行测试。
关于口号:
- 好的口号要清楚,要言之有物,非常准确地对网站或公司进行描述。
- 好的口号长度适合。
- 好的口号表述了网站的特点和显而易见的好处。
- 不好的口号听起来太笼统。
- 好的口号应该有个性、生动,有时候还很俏皮。
口号和宗旨(motto)的区别:
宗旨,表达某种指导原则、某个目标或某种理想
口号,传达了某种价值主张。
确定你没有做错的几件事
八、农场主和牧牛人应该是朋友——为什么大部分关于可用性的争论是在浪费时间,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团队中的每个角色心中往往都会有自己对于理想产品的想法。
这时,最好的做法就是测试了。
九、一天10美分的可用性测试——让测试简单——这样你能进行充分的测试
首先,这里涉及到两种方法:焦点小组和可用性测试。
在焦点小组研究中,一小组人(通常是5~10人)围坐在桌子旁边,侃侃而谈,谈的是他们对产品的看法,产品的过往使用经验,或者他们对一些新概念的反应等。如果是想要快速得到部分用户的意见和感觉,焦点小组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在可用性测试中,一次一个用户,我们观看用户使用一些东西(不管是网站、网站原型,还是一些关于新设计方案的草图),去完成一些典型的任务,通过观察用户的行动,你可以检测到那些让用户混淆和倍感挫折的地方,并修复它们。
所以,可用性测试可以看到用户真正的使用情形,贯穿整个开发和设计过程中;焦点小组能够抽象地确定目标受众想要什么,需要什么,适合在开发和设计之前的早期阶段。
这里有几个关于测试的事实:
- 如果想建立一个优秀的网站,一定要测试。
- 测试一位用户比不做测试好一倍。
- 在项目中,早点测试一位用户好过最后测试50为用户。
多久进行一次测试
每个月安排一个上午。
这样就能保持测试简单,既能坚持,又能满足需要,人们更有可能参与进来。
应该测试多少用户
三个。
因为这类测试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为了发现一些很严重的可用性问题。只是半天的测试,就有可能发现很多的问题。
怎样选择测试参与者
任何人都可以。
因为只针对目标群体使用的网站通常不是一个好主意,而且每个人其实都是初学者,大家都能使用的网站,专家也一定能使用。
怎样找到测试参与者
任何地方。网上招募,线下的朋友都可以。
在哪里测试
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空间,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部电脑,一个鼠标,一个键盘,一个微型麦克风,屏幕共享软件。
应该由谁来引导测试
主持人(facilitator)
鼓励测试用户去尝试,需要有耐心、冷静、有同理心、善于倾听。
谁应该进行观察
任何人,团队成员、利益相关人、各级经理、决策层的管理人员。
每场测试之间的间隔,观察者们需要写下他们注意到的三个最重要的可用性问题,并在总结会上进行分享。总结会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几个最严重的问题,然后修复。
测试什么,什么时候测试
在开始设计网站时,测试一下同类的网站,可以是竞争对手,可以是组织方式或功能上风格类似的网站。
这样能够知道现有的设计中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哪些地方需要保留。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持续对团队产出的任何东西进行测试。
怎样选择测试任务
如果只有一些草图,那么测试任务就是让测试者简单看看,请他们告诉你他们认为这些图表达的是什么。
如果比草图详细,可以列出一个人们应该能够在上面进行的活动清单。
测试过程中会发生什么
- 欢迎部分
- 提问部分
- 主页“观光”
- 任务测试
- 问题探查
- 结束部分
总结会:决定修复哪些问题
- 收集一份问题列表
- 选择10个最严重的问题
- 问题评级
- 建立一份排序列表
- 对那些非常容易修复的问题,建立另一份清单
- 抵制添加的冲动
- 不要太看重人们对新功能的要求
- 忽略用户暂时出现错误后,又在不需要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回到原来的轨道的情况
其他选择
-
远程测试
-
无主持人的远程测试
大的方面和外界影响
十、移动:不再只是亚拉巴马州的应该城市了
可用性方面,Web和移动设备的区别不大,最基本的可用性原则一样,但不同的是,移动设备屏幕变小了,人们移动得更快了,阅读量变小了。
新的问题出现了,设计人员要为网站创建一个版本,让它适合显示在各种尺寸的屏幕上。
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的:
- 允许缩放
- 当用户点击链接后,要把用户带到目的地
- 永远记得提供一个到“全内容”网站的链接
移动设备上的可用性测试
在移动设备上的可用性测试和在Web上雷同。
十一、可用性是基本礼貌
好感储存器
每次进入一个网站,用户都会有一个好感储存器,使用网站时是否遇到问题,是否解决了自己的问题,都会影响好感储存器的高度。
好感储存器因个人特质的不同而不同,依情况而定,可以重新填满,有时候一个错误就能清空它。
降低好感的几种方式
- 隐藏用户想要的信息
- 因为没有按照所设计的方式行事而惩罚用户
- 向用户询问不必要的信息
- 敷衍,欺骗
- 向用户设置障碍
- 网站看上去不专业
提高好感度的几种方式
- 知道用户在网站上想做什么,并让它们明白简易
- 告诉用户想知道的
- 尽量减少步骤
- 花点心思
- 知道用户可能有哪些疑问,并且给予解答
- 为用户提供协助,例如打印友好页面
- 容易从错误中恢复
- 如有不确定,记得道歉
十二、可访问性和你
可访问性(Accessibility)
改正让所有人感到混淆的可用性问题
如果某个地方让大多数使用网站的人都感到迷惑,那么对访问有障碍的人来说肯定也一样。
要改进网站的可访问性,最好的方法是经常测试,然后不断消除让每个人都混淆不清的地方。
一些基本的改进
- 为每张图片增加合适的alt文本
- 使用合适的标题
- 表单配合屏幕阅读器
- 在每页的最前面增加一个“跳转到主要内容”的链接
- 让所有的内容都可以通过键盘访问
- 在文本和它们的背景之间设置明显的对比
- 采用一份可访问性良好的模版
十三、指点迷津——让可用性在你身边成为现实
可用性(Usability):确保网站设计能让人们成功地使用它们。
信息架构:保证网站内容的组织方式让人们能以他们需要的方式找到。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 Centered Design,UCD):设计正确的产品,保证可用。
用户体验设计(User Experience Design,UXD):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把用户需求考虑进来。
到此为止,书本大致地读完了。
可能有一些地方遗漏了一点知识点,但我觉得问题不大。
建议大家也去读一读这本书。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