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白纸在你面前,上面有几个黑点。你是先看到黑点呢,还是白纸呢?如果没有刻意的去练习,大部分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黑点上面。慢慢的就忽略了这张纸还有那么多可以发挥的空间。
这就象极了一个孩子,他有缺点也有优点,但是父母在生活当中,把目光习惯性的集焦在他的缺点上,习惯性的聚焦在他的做不到上。这样的父母就叫“黑点父母”。
按照心理法则,你看到什么,就不断的放大什么,强化什么。“黑点父母”总是看到孩子做不到的地方,不好的地方。所以孩子做不到,做不好的这种感觉就会越来越强烈,这种行为就会变得越来越多。

写美言卡的练习就是帮助我们打破“黑点父母”的效应。
美国的心里学家:人性最深刻的本能,是对欣赏的渴望。一个没有经过激励的人,他的效能只能发挥出20%~30%。如果他受到激励之后,他的能力能翻到3~4倍。 成长中的孩子,无论他有多么的调皮,或者是不听话,他身上总是有可取之处,你能够及时给他鼓励和肯定,用耐心去期待,用爱心去浇灌,一点一滴的闪光点,最后也能汇聚成万丈光芒。
找不到优点怎么办?
越是写不出孩子闪光点的家长,更要打起精神,去完成这个作业。不是孩子缺少了优点,而是缺少发现闪光点的眼睛。每天去找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的向他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是让父母学会去肯定孩子,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去培养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建立:我可以,我行,的信心。
对孩子的负向评价,正所谓:越抗拒,就越发生。你越是不想让他犯的错,因为你经常去强化它,经常看到、经常去催促,它就会越加频繁的出现在你的面前,他会不断的向你印证: 他就是做不好,做不到。然后反过来强化你对黑点的敏感度,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你知道了这个道理,知道了鼓励孩子很重要,夸赞很重要,但你控制不了情绪,常常对孩子吼叫。你想的和你説的是不一致的。你们的亲子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紧张,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委屈,就会压抑。父母也会觉得挫败、烦燥。要想改变这样局面,就要从源头入手,改变看待孩子的视角,学会鼓励孩子的方式。
所以你每天看到什么,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你每天看到的都是他做得好的地方,并且能及时鼓励,他们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正向反馈给你。在每天这样的练习之下 ,你对孩子的观察也会更加的细致,鼓励和嘉许也会变得越来越多。这样逐渐就营造出一个积极互动的环境。通过赞美,父母修炼了一颗柔软的心,发现美的眼睛。孩子得到认可与肯定,内心更加富足,内驱力更加强大。根据很多学员的实践反馈,写美言卡找闪光点的练习,不仅能帮助父母转换看待孩子的视角,减轻焦虑,还能增强你跟孩子之间的链接,明显有效的改善你们的亲子关系。
教育的前提不是规则,不是工具,一定是爱,这种爱不能藏在心里。你説我知道,你还得让孩子感受到。所有工具应用的前提,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合作性的问题。很多父母都想激发孩子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热情。你想要激发孩子,父母首先要建立合作性。试想一下,如果一位家长说话,孩子都不想听,如何去激发孩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