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安徽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的农民,过着和大部分村民一样清贫的日子。在我5岁的时候,妈妈给我生了一个弟弟,全家人的高兴溢于言表,我也一样,从小父母都对我比较冷淡,我期待有你一个孩子和我一起共度那些冷淡的时光。然而我却不知道,弟弟的到来让我看到了父母完全不一样的一面,原来世界真的有一种东西叫做宠爱,原来爸爸妈妈不是不喜欢孩子,只是不喜欢我而已。
从小父母对我的教育就是要保护弟弟,凡是要以弟弟为主,好吃的好玩的都先紧着弟弟,如果我俩吵架不管谁对谁错,最后笤帚都会打在我身上。在我们家好像只有弟弟一个人是孩子,我和爸爸妈妈一样都是需要照顾弟弟的大人,弟弟从来都是有求必应,而我不能犯错,不能生病,不能出任何差池,所以我拼命学习,因为只有我拿到第一名的成绩回家时,我才能看到妈妈脸上难得的笑容。
也许是老天怜悯,从小到大我的成绩一直是人人称赞的榜样,终于,18岁那年我考上了大学,可以离开家,去远方看世界。我很高兴,想第一时间拿给妈妈看,我期待着听到妈妈的奖励,看到妈妈的笑容,但是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我拿着那张来自重点本科的录取通知书给妈妈看时,没有等待我熟悉的笑容,妈妈看都没看,转身进了房间。
晚饭后,我听到爸妈在房间里说话,原来他们在商量如何告诉我,不让我去读大学,因为大学需要花很多钱,而如果我不读书不仅可以省下学费,我还可以去挣钱贴补家用,让弟弟早点买房结婚。
那一刻,我第一次深刻的体会到委屈和怨恨。从小到大对于他们的偏心我早已习以为常,我考第一名妈妈只是笑笑,而弟弟从59到60分的进步她就可以捧着弟弟的脸说儿子真聪明,然后晚饭弟弟的碗里必然会多一个鸡腿或者一整块排骨,我也曾怀疑过我是不是爸妈的亲生女儿,但每次过后都笑自己太小心眼,然后擦干眼泪告诉自己爸妈很爱我,我一直给自己洗脑,让自己相信爸妈爱我,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自始至终对于他们而言,我都是个外人。
第二天,逆来顺受18年的我,第一次向爸妈说了“不”,我要读大学,不管多难我都要去,几番周折过后,爸妈妥协了,我拿着简单的行李和除了学费以外的300块钱的生活费踏上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4年来,我的生活费全部自己靠打工挣来的,从大三开始我便不再要家里的一分钱,包括学费。如今想来大学四年的历练对于以后的人生是多么难得的一笔财富。
毕业后当同学们还在找工作的时候,我已经拿到了之前打工实习的上市公司的offer;
当他们在抱怨工作辛苦的时候,我早已适应了高强度的工作,每天干劲十足,效率极高;
当他们抱怨工资太低钱不够用时,我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毕业后不用交学费,我很快有了一点小小的积蓄,至少不会担心半夜被房东赶出去而无处可去……
我感谢大学四年的辛苦,甚至感谢命运给我的一切不公,或许因为从小没有任何光环,才让我现在变得异常坚强和能干。毕业第一年春节回家,我给爸妈和弟弟还有奶奶买了礼物,并在临走前把所有的继续全部塞给了妈妈,我想告诉他们当初让我读大学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当然我也想证明我的坚持是正确的,甚至心底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再说,我要让他们看到他们最不喜欢的女儿是可以有作为的。
妈妈当然是开心的,第一次我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那种感觉多美好啊,由内而外的温暖,从未有过的满足,那应该就是被爱的感觉吧!
后来我工作越来越忙,当然挣的钱也越来越多,每个月会固定给家里打钱,三年前妈妈打电话说,爸爸身体不太好以后可能不太能干重活了,我二话没说打回去2万,然后就把每个月给家里打的钱增加了一倍,逢年过节另外算。后来每隔几个月家里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需要我多打一些钱,所以毕业后我的工资涨了很多,但生活质量几乎保持原样,我把省下的所有的钱一股脑的给了父母,我习惯了接受,不忍心对他们说不,同时也更加贪恋每次我打钱后父母给我的认可和短暂的关心,那对我来说太珍贵了。
今年,我30岁,在我们村里属于大龄剩女,但每次回家爸妈从没有催过我赶紧结婚之类的,我曾一度开心觉得自己的父母开明,从不逼婚。直到元宵节前夕出差回家时无意间听妈妈跟奶奶说:“玲子(我的小名)如果嫁出去了,以后谁能我们挣钱,峰(我弟弟)的房子还差一点就够了,再让玲子挣两年前,把这个房子的贷款全部还完再找婆家也不迟,玲子在外面工作轻松,看上去不比农村的女娃显老,不愁找不到婆家。”
我不记得那天晚上是怎么度过的,在这个万家灯火,阖家欢乐的时刻,我像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我住的那间房间,我睡的那张小床,好像都不是我的,我像是个寄人篱下的孩子,我想逃,但不知道去哪里,世界之大,没有我的家,一个飘飘荡荡的灵魂和一颗流浪的心,眼泪无声滑落,夜已深,人未眠……
第二天一早我拿着行李离开了,自此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妈妈打来电话,第一次我大声的质问:“为什么要拿你和爸爸的身体骗我?为什么要把所有的钱都拿来给弟弟?为什么从来不问我一句,在外面累吗?为什么从来不心疼我,不关心我,难道只有弟弟是亲生的,而我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