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新老师培训的题目叫做“教学反思促成长”,是一次对反思再反思的培训。
对于周更反思营里的老师来说,写教学反思这件事太熟悉了,我们几乎每周都在写(除了放假)。写了那么多反思,对自己领悟教材、分析学生,教师素养到底起到多大的作用了呢?我自己暂时还没有一份科学的比对分析,更多的效果还有待梳理和提炼。
不过今天罗老师的分享,让我对写反思这件事有了更深的理解。今天的反思作业,我也想聊聊我的反思促成长。
一、对教学反思意义的再认识
罗老师,从教学反思的原则谈起,讲到了写反思是为了“看自己、想自己、写自己”,这一点对我触动非常大。虽然以前的反思,我也在记录自己、自己思考,但是从来没有对反思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包围”自己,剖析自己思考的这么透。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一节课、一次工作、学生的一次反馈,是我今天的第一个收获。
罗老师的分享,我第二个收获是:认清日志、随笔、反思的不同,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跟教育叙事、教育论文的关联。有思必有得,及时做好记录固化(教学日志、随笔、反思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再从日志、随笔、反思中去寻找素材,最后放个大招,完成叙事、论文这样的“大部头”。
第三个收获:大V的修炼秘籍。罗老师,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师姐。无论是她科学课的专业实力还是作为一位老师的综合素养,都绝对是顶呱呱的。今天罗老师分享了她早年的反思、随笔,让我们看到了她早年的成长痕迹。今天我们眼中厉害的罗老师,10年前就开始在修炼,那会没有周更营这样的平台,她就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写、默默地连,所以成为了今天“厉害”的罗老师。
看到罗老师“开箱揭秘”之后,我更加明白了周更的意义:每周不断修炼,直到成为专业中厉害的角色。
这种不断修炼,关键在这个“不断”二字上,写得太密,工作忙受不了,写得太松,又起不到效果。周更,给我们的反思制造了节奏感,让我慢慢形成习惯,到了周五,该干什么,该想什么,一周最值得关注和思考的事,有了句号。
二、接下来的反思怎么写
接下来周更教学反思写作清单:
1.简单日志记录事件,为形成反思提供素材。用手机记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1-2句记录当时的“灵感”,形成当周写作素材库。也可以把觉得做得好的地方,整理固化。
2.以课例反思为主。首先,收集来自当周上过、听过的课为素材。其次,记录本课的教学目标。然后,按照对一节课的课后反思建议进行撰写。
3.对标教学目标,找出最想表达的要点。首先,对标教学目标分析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和做得不好的地方。做得好的,固化成方法。做得不好的,分析原因,提醒自己以后避免再犯。但是,注意不要对着教学目标,面面俱到,找2-3个点观点鲜明,展开反思。最重要的是要为阅读的老师提供价值。
4.周四思考框架,周五提交作业。因为周五上午很忙,下午再写作业就会来不及。所以周四就要基本完成,周五发送前再修改一次OK。
三、工作需要节奏感,从写反思开始。
生活需要生日、春节、国庆、寒假、暑假来制造一些节奏感,工作也可以制造一点节奏感,让自己的工作稳步推进。例如:写反思,先按周为单位,一周完成一篇反思。然后再逐步要求自己每个季度在教学反思上要递进的目标,一年下来,进步就会很惊人,很充实。
最后,借用一段今天看到的内容,微做调整以表达自己对教学反思再反思这件事意义的认可。“即便疫情将我们的正常教学、传统的线下培训方式打乱,但我们写教学反思这个动作仍然像一把利刃,破开了教师成长通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