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园圃 冯钤
为恤民艰看菜色;
欲知宦况问梅花。
一、注释
1.园圃——种植果木菜蔬的园地。
2.冯钤—— 字咸六,号枯堂,浙江桐乡人。冯景夏子。乾隆二年(1737)进士。由吏部主事累升至御史给事中。视学福建任满后,授贵州贵西道,荐升安徽按察使,山东布政司。外转五年,提升为巡抚,于湖北、湖南、广西、安徽四省任职十余年。著有《枯堂奏稿》、《公移条约》。
3.民艰——民众的艰难困苦。
4.菜色——指饥民营养不良的脸色。
5.宦况——做官的情况。
二、赏读
1.格律
为恤民艰看菜色;
仄仄平平平仄仄;
欲知宦况问梅花。
仄平仄仄仄平平。
上下联,单联内246节奏点平仄交替,上下对应246节奏点平仄相反。
上联句脚:仄,下联句脚:平。
2.对仗
上下联:
“为恤”和“欲知”状中结构词组相对;
“民艰”和“宦况”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看’和‘问’动词相对;
“菜色”和“梅花”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3.联意
题园圃 冯钤
为恤民艰看菜色;
欲知宦况问梅花。
为了体恤民众的艰难困苦,我时常要看一看百姓的脸上,是否有饥饿之色;
要问我做官怎么样,去问一下梅花就知道了,我就像梅花一样一尘不染。
4.评赏
这又是一幅题的园圃联,是冯钤为其菜园子所写的对联。
上联,切题“园圃”,写自己关心百姓疾苦。‘恤’,体恤,忧虑;“民艰",民众的艰难困苦;“菜色”,营养不良的脸色,出自《礼记王制》:“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前四后三构成了目的关系复句。
下联,由上联的“为恤民艰”而生发,写自己为官清廉。“宦况”,做官的情况;“梅花”,在寒冷的冷风中独自盛开,本身淡雅而清香,是清廉的象征。前四后三也构成了目的关系复句。
整幅联,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象征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自己关心百姓疾苦,为官清正廉洁的品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