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孩子教育之我见》

《孩子教育之我见》

作者: 长洪杂谈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22:41 被阅读98次

\vert 老李

应孩子学校要求,就孩子教育浅谈看法,共同交流探讨。

尊敬的学校领导:

我非常荣幸作为受邀学生家长,谈谈自己的关于孩子教育的一些拙见,其实在各位教育大家面前着实有点班门弄斧,我尽量把自己的心得展示出来,与大家共勉。

为了让大家对于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我进行分阶段介绍:

幼儿园阶段

这个阶段我们简单概述:

\bullet 挖掘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是我们家长的第一要务。

在幼儿园时期,没有学习压力,家长的主要任务就是挖掘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以便于为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应用打下基础。

\bullet 绝不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选择是家庭民主的第一步。

这个阶段孩子天性好奇,爱好广泛,我们不干涉孩子的选择。在慢慢沉淀兴趣爱好并开始专注的时候,家长就可以监督并鼓励孩子一直保持。

小学阶段

我重点介绍这个阶段:

作为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启蒙教育意识重大。需要经历:适应期、调整期、发力期、延续期。作为家长:我们要做到知己,就是要清晰的了解自己并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方方面面,以便于因材施教并迅速调整方案。也要及时的总结。同时也需要与老师保持沟通。在每个重要的阶段我都要写给孩子一封信,这个习惯从孩子出生一直持续到现在。并且为孩子专门做了一个公众号。这些文章,都是我在孩子教育过程中的不断反思与总结。

《一封表扬信》、《开学寄语》、《子在长高,吾在变老》、《零花钱风波》、《1058号运动员,请入场》、《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新学期寄予致升入二年级的女儿》、《用乐观的心态拥抱明天》、《写给即将升班三年级的你》、《再寄语-即将升班三年级的你》、《与女说》、《孩子,请让我们好好说话》

先认识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入学起点:

\bullet 2岁在北京上幼儿园,早送晚接,培养了较强的独立性;

\bullet 在北京的幼儿园阶段很少接触小学阶段内容;

\bullet 在临近入学的前两个月从北京转到固安,接受了学前教育;

孩子的入学第一学期(期中)成绩单:

\bullet 课堂小动作比较多;

\bullet 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

\bullet 对所学内容一知半解;

\bullet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名次在三十名以后;

\bullet 孩子严重缺乏自信;

作为家长,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当看到入学后的第一学期成绩单,我们的内心无比焦虑。在幼儿园的获得的各种奖状,好评,在入学的第一学期一笔勾销。于是我们对待孩子的外在表现:在辅导功课时,难以控制情绪,很容易对孩子发火。家里的火药味十足,形成了恶性循环。对孩子不满意,孩子对自己不满意,自信心严重受挫。用一句话总结:幼儿园阶段总是自己的孩子优秀,小学阶段总是别人的孩子优秀。

对于第一个回合,我们该如何应对?是持续冷战,实施暴力;还是冷静分析,冲出重围

其实在第一个回合的应对过程中最应该感谢的是孩子的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在发现孩子上课时的各种问题之后,在第一时间给我发了信息,在当晚我与班主任进行了沟通,试图找出问题的根源。我介绍了孩子的入学底子,经过分析后王老师给了我们第一剂解药:现阶段,培养孩子信心,以鼓励为主。

我和爱人也进行了深刻检讨,孩子的问题显而易见,那我们作为家长,又存在哪些问题?

\bullet 陪伴孩子做作业时间太少;

\bullet 没有耐心,爱发脾气;

\bullet 对孩子的指导欠缺;

于是我们迅速调整策略,和孩子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

\bullet 家庭成员互相监督,在辅导孩子功课期间不允许批评、指责孩子,更不允许实施家庭暴力;

\bullet 挤出时间陪伴孩子学习;

\bullet 指导孩子复习及预习书本内容;

实施了一段时间,效果立竿见影。孩子回家也爱与我们分享,说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提问自己,并且说自己进步很快。当孩子拿回第一张所谓的奖状:表扬信。向我炫耀时:爸爸,你看我也拿到奖状了,虽然比别人的奖状小点,但是这也是我的第一张奖状。你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庆贺一下。我们击掌相庆。我内心五味杂陈。在当晚与班主任王老师进行了沟通,看到孩子的成长,我们很欣慰。于是我写了给孩子的第一篇文章:一封表扬信。

认可并被激励是每个孩子成长中进步的源源内因动力。有了第一学期的适应期,很明显在第一学期期末,孩子开始调整。这就是进入了入学调整期。家长和孩子需要不断的调整彼此的适应状态,以期达到最佳的配合默契。孩子慢慢进入了状态,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帮助孩子找到目标是持续前进的外在驱动力。我们经常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就是人生一定要有目标,目标可大可小。在不同的阶段设定不同的目标。从三十名、二十名、前十名、前五名、前三名、第一名。让孩子向每一个在自己前面的同学看齐,学习同学的优点,改掉自己的缺点。在一年级的期末考试中,孩子进步很大,拿了三个奖状。我问孩子是否能拿奖状时,孩子说:感觉能,但是不确定。当我把奖状拿到孩子眼前时,能看得到,孩子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我相信这是喜悦的泪水,我们击掌相庆。孩子,你做到了。于是就有了《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这篇文章。

专注力是能够完成一项任务的基础,计划性是高效完成任务的保证。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重点关注的是关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第二学期培养孩子做事的计划性。为此在孩子的房间专门悬挂了提示黑板。与孩子共同制定了计划以后,开始根据计划实施,不断的验证计划的合理性。如果没有完成,找出原因,做出调整。当孩子不断的迎来成功时,孩子的自信心变的越来越强大。尤其是在暑假期间与孩子一起制定了暑期计划,主要从: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协调能力、观察力、控制力等方面培养。

整个暑假下来,孩子读完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学会了滑板,很有成就感。

体验式学习是高效达成目标的有效方法。到赵州桥寻找李春,到西柏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到798感受艺术氛围,到东戴河感受大海的胸怀……每一次体验,对孩子都是一种成长。针对孩子喜欢美食的爱好:蛋挞、蛋糕、饼干、寿司、面包、披萨,从配方到操作,让孩子自己动手感受每一步。热爱生活是认真生活的第一步。

责任感及担当作为社会属性对于孩子成长尤为重要。在三年级伊始,孩子跟我说,爸爸我当上班长了,而且还是大队委。每周一我还要佩戴绶带列队升旗仪式呢。每逢下雨或者刮风,孩子都跟我说,总担心风把班里的玻璃打碎了;有一次放学回家,半路上又返回班里,不放心班里的灯是不是没有关闭;在路上看到没有熄灭的烟头总要踩灭。这就是责任感和担当。我们要培养孩子做社会有用的人才。哪怕我们仅仅是小才。

要善于发现生活之美。因为孩子喜欢画画,所以对于色彩比较敏感,受我热爱摄影的影响,每每看到一个新鲜的事物,总要拿起手机或者相机拍摄。要培养孩子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学会放弃也是一种能力。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最优势,在孩子兴趣爱好的选择上,针对孩子不喜欢钢琴的情况下,和孩子充分沟通后,放弃了。

学会保护自己是一种责任。当前的环境复杂,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或危险。作为家长需要在不同的阶段传授不同的常识,让孩子记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是一种责任,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与学校保持良性沟通是孩子茁壮健康成长的润滑剂。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家长。互相配合协作,才能弹奏出壮丽凯歌。

孩子的世界就像万花筒,不断的会有惊喜抑或惊吓。作为家长,需要有一个善于改变的心,善于包容的心。不断的改变心态、做法、思想,与孩子保持同步。调整、改变、适应彼此。戒骄戒躁、持之以恒。常怀爱人之心、爱己之心。

最后,感谢大家。

嗨,我是老李,喜欢写诗、散文、摄影、美食、育儿、玄学起名。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爬墙述

原创作品,简书首发

相关文章

  • 《孩子教育之我见》

    文老李 应孩子学校要求,就孩子教育浅谈看法,共同交流探讨。 尊敬的学校领导: 我非常荣幸作为受邀学生家长,谈谈自己...

  • 如何教育好孩子之我见

    现在的教育都关注于孩子的技能、能力!各类兴趣班、补课班报的不亦乐乎! 反而忽视了最根本的教育!如何做人!生而为人需...

  • 孩子的小学教育之我见

    昨天晚上,外甥的英语作业就是对不上老师的标准答案,一直纠结迟迟不敢递交。搞到晚上九点多,才算确定而心安。 ...

  • 教育之我见

    这是一个悖论,就是无论我告诉你什么道理,当你的心智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或接近的水平时或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你是不...

  • 教育之我见

    今天车校长告诉我让我写教师节征文,我觉得很懵,自己既不是县里的优秀教师,也不是镇上的优秀教师,怎么写呢!确实有点...

  • 教育之我见

    说到我们的教育,心里有很多东西想说。但又感觉如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只好试着慢慢道来,列位看看有没有道理。 上世纪...

  • 教育之我见

    作为K12教育工作者一年多以来,有时会遇到一些成绩很差的学生家长,家长到了校区就说“谭老师,孩子成立差都是手机害的...

  • 教育之我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 教育,育人也,核心在一个“育”字,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手段把一个“自然人”培育成“社会人”。...

  • 【教育之我见】

    【教育之我见】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曾说过一句名言: “If you think education is e...

  • 教育之我见

    我们在拼命的教孩子如何去赢,很少教他们如何面对输,时常我们自己也输不起。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没有所谓输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教育之我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fw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