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拆书3

作者: 若轩_a4a9 | 来源:发表于2017-10-24 15:41 被阅读3次

R P45
原文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在工作中,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很多知识工作者都会采用工业时代关于生产能力的以可视的方式完成很多事情。
I
在工业革命时代,工人的工作量,劳动成果是可见的。拧了几个螺丝,缝了几双手套,非常直接。在现代,有的知识工作者,比如教授他们的劳动成果,可以用发表的论文数量来衡量。但是有相当多的工作,无法衡量劳动成果。所以他们就觉得越忙,做的事情越多,生产力就越强。这里面的事情很多,包括回复电子邮件回复消息等等浮浅工作。反而浪费了时间,失去了深度工作的机会。
A1
现在想想自己之前或多或少的也犯过这样的问题,每天只要浪费时间来写文章就觉得自己工作又完成了一个指标,其实回过头来想想当时的很多工作质量都要差一些。
很多人在看这一个问题,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缺乏时间管理,没有想好这一天哪些事情是重要的。所以实操起来就比较凌乱,浪费了太多精力,在琐碎的小事上。
A2
做好时间管理和计划,想好这一天的工作,哪些是最重要的,把他们优先去做,比如读书写作,录节目。哪些是比较次要的,用零碎的时间去做。比如答疑发朋友圈,等等。

相关文章

  • 《深度工作》拆书3

    R P45原文忙碌代表生产能力在工作中,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很多知识工作者都会采用工业时代关于生产...

  • 《深度工作》拆书课,学到这一招就管用(上)

    周末参加了师父紫凌的拆书课《深度工作》,3个小时的思维激荡,在互动式体验中,对深度工作的辨析,如何养成深度工作的习...

  • 拆书 ▏深度工作实操指南:读《深度工作》(3)

    浪客笔记:记录、分享读书笔记、学习笔记、杂谈随笔 全文约2800字,阅读约需12分钟 《深度工作》这本书的第二部分...

  • 深度工作拆书1

    R这是前言原文照搬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

  • 《深度工作》拆书5

    R p181 远离社交媒体 关键少数法则:在许多情境中,80%的已知效果源自20%的可能原因。 如上文所述,许多不...

  • 《深度工作》拆书2

    R P45 原文 忙碌代表生产能力在工作中,对于生产能力和价值没有明确的指标时,很多知识工作者都会采用工业时代关于...

  • 《深度工作》拆书4

    R P166 选择网络工具的任何益处法:一旦发现使用一款网络工具有任何可能的益处,或者是不使用就可能错过某些事,你...

  • 深度工作VS肤浅工作

    1. 我用了3个小时,第一次参加拆书帮线下的活动,拆的书名是《深度工作》,花费了时间和精力,我收获了什么? 2. ...

  • 挑战日更复盘——W2(11.18-11.24)

    1.完成天数:4天打卡3天补卡 2.读了几本书: 《掌控习惯》 《简单的逻辑》 其他学习: 《深度工作》拆书课 潇...

  • 如何告别越努力越焦虑的怪圈?

    文|曲娅菲 来源|《深度工作》 字数773|阅读3分钟 拆书分享《做自己人生的CEO》之焦虑管理。 焦虑这个词基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度工作》拆书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fx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