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人文社科读书
读书,求知;悟己,问道 ——读《文化苦旅》的所思所感

读书,求知;悟己,问道 ——读《文化苦旅》的所思所感

作者: 清风沧浪 | 来源:发表于2018-08-02 22:30 被阅读60次


    忘了是什么时候买的《文化苦旅》这本书,大概有个一两年了吧,一直都放在书架上,长久以来只是作为我阅读仪式感的某种点缀,求得些许莫名其妙的心安理得。

    不知出于什么初衷,前段时间再次翻开了这本书,前几个章节里还余留着早些年阅读时的写写画画,算是笔记,算是随感,算是曾经的不经意念想,都还很清晰——纸上的墨迹,但脑袋里早已淡忘了其中的内容,更遑论思想。

    摆好茶水,凝神静气,打开笔记本,端坐桌前,郑而重之地翻开书本……

    我借用《远方的海》一文中,一位居于海岛上的国人陈明灿对余秋雨老师的尊称“秋雨老师”来作为后续的称谓,因为余秋雨老师是世所公认的文学大家,用“大师”虽然也可,但在我自己的评价体系中,“大师”一词往往有种道貌岸然的贬义——同风水先生这类人一起出现的概率更高,实在无法与大雅、大智和文明护道者这样的身份平起平坐,而“老师”却要神圣得多,因为自认看了《文化苦旅》之后,获益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有种人生启蒙的意味盈满身心。

    在此,我不得不提及自己以前极为不好的读书习惯,“实用主义”这个词可以说是贯穿始终,排除掉论文、报告之类的专业性公文不提,去除掉作用指向性单一的工具书不论,诸如人文、社科、哲学等等一系列文学哲思类的书籍,印象中自己从未完整阅读过一本,更不必说详细做好读书笔记这样的基本功课。往往是囫囵吞枣一遍,浅尝辄止几页,取其中自认为有用之处融入自己日常言行和思维,要想在阅读后说出个一二三的道理或者引经据典般背诵一段,那是万万做不到的,甚至于连最基本的印象都是渐渐模糊直至彻底消散。

    很庆幸,真正开始读书是始于这次,始于32岁,始于《文化苦旅》,而真正开始懂文化学文化是始于秋雨老师。

    用近半个月时间读完了《文化苦旅》,庆幸没有像往常那样的“如释重负”之感,而是全然沉浸其中,回味无穷与不舍离手的感觉同在。为了能够让自己真正记下书中精髓,为了纪念自己对文化文学建立启蒙认知的开始,也为了表达对秋雨老师的尊敬,冒昧写下这篇读后感想。

    如有不足,还请指教;如有疏漏,还望包涵!

    一、文化责任

    《文化苦旅》一书是秋雨老师《千年一叹》、《何谓文化》和《山河之书》等文集的散文作品精选,全书共26篇散文30余万字,其中16篇散文谈论“中国之旅”,3篇散文涉及“世界之旅”,7篇散文阐述“人生之旅”。

    “苦旅”一词,包含了中国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三个层面,虽然分别涉及中国、世界和人生三个不同的对象,但却始终不离对中华文明的细致分析、客观比对、深入思考、直率劝谏的主题主线,以一介文人之身践行民族文化护道者之使命。

    在《我的山河》一文中,他说道:“中华文化的‘生存底线’,一直盘桓在我心中。”因此他重新转回自己的学术原点,只从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的视角,来探询中国文化的生存状态,于是就有了“辞去一切职位,孤身投入旷野”的毅然决然,就有了“从文本文化走向了生态文化”的全新视角,也就有了“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让所有选择、探寻、猜测、想象都生气勃勃”的孤独实践,“只有走在路上,使一切活动起来,我们才会凭借着山河找到大量真实细节,真切感受到天地间活过一次,也许不错”的真实体悟。

    不亲临都江堰,我们哪里能感受到郡守李冰的一把长锸,硬生生把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改造成了天府之国的艰难与伟力,“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又岂是端坐屋内冥想苦思就能描绘;不亲临都江堰,哪里能体悟并凝练出中华文明“水之道”的自然温顺且又宏伟博大——“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柔顺却强大,不显声名而默默实干、看似低调实则所求高远。

    不到莫高窟走一遭,又怎么能够让我们这些升斗小民知道国粹流失之重、小民愚昧之痛和文人绝望之殇。“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这一声叹息,是作者的悲叹,也是民族文明的凄伤;“‘请等一等,等一等……’”这一声疾呼,是作者的祈求,也是民族文明的窘迫;“哭声,像一匹受伤的狼在黑夜里嗷叫。”这一声哭嗷,是作者的绝望,也是民族文明的无助。我想,或许也正因此,现如今我们才愈发重视对民族文化瑰宝的保护,愈发无法忘怀那些只存于洞壁上的悲壮意志,大地上的悲惨岁月。

    而在《山庄背影》中,他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文人是孱弱的,文化是极度脆弱的,但文人却是每个时代文化的最终守护者,文化又是极度坚韧且顽强的,因为“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我们民族得以数千年传承不断,靠的不是军事、不是政治,而是文化。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笔笔不离民族文化,处处留心中华文明,秋雨老师对于民族的热爱与忠贞,看这些文字即可,何须赘言!

    二、大爱无疆

    国内的诸多历史遗迹被他深一脚浅一脚走了个遍,磨破了几双鞋,受过了多少伤,无人可知,他也不屑于宣扬,其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文明底蕴却是被他一笔一画描绘了个全面通透。

    但是他觉得这还不够,他又走到了国外,走入了世界几大古文明的历史洪流当中,踏遍了欧洲九十六座城池的诸多完好或湮灭的历史。这些,正是印证了他自己对文化人历史责任的断言:“文化人做的事情是,热爱全人类和自己的民族,并且因为自己,使它们更美丽。”(摘自《山河之书<蚩尤的后代>》)

    于是也就有了《鱼尾山屋》对文明兴盛与衰弱的剖析和示警,有了《北极寒夜》对中、欧历史7个图像的对比性思考,还有了《远方的海》对中华文明缺失“海文化”的遗憾与提醒。

    那么,就让我们跟随秋雨老师,一睹那几个文明、那几群遗址、那几段年岁给我们带来的那几番异域光景。当然,少不了的是对中华文明的再分析、再诠释、再探寻。

    就从《鱼尾山屋》开始吧。

    古希腊文明的悲剧、亚里士多德、维纳斯,还有奥林匹亚,这些给人类古代文明史留下的至全至美,且是与中国老子、孔子同龄的文明遗产,竟保留着完整的实证;埃及文明在“绝地屏障”的护佑下,文明的发展走向了极权,平民因极权而选择接受,因接受而变得单纯,也因单纯而无忧虑地痛苦与快活,当然,最终文明也因极权而走向毁灭,这种毁灭却是相当彻底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则因其战火频频,创造出了平衡社会各阶层关系,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汉谟拉比法典》,这是安定、极权的埃及文明不需要而从未创造的。

    而伤痕累累的中东,拥挤着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纵然曾经一度辉煌,像是阿拉伯文明就征服过好几个“古文明”,但在“一旦征服就必须把对方的文明踪迹全都荡涤干净”的基本原则下,这些文明之间的远征和互毁,灭绝和复仇,埋下了极端主义的种子,而今这片土地也正在燃烧着熊熊战火,仿佛永远找不到熄灭的理由。

    于是,“文明最集中的地带,成了仇恨最集中的地带。”

    于是,“最宏大的文明盛宴引来了最密集的征战刀兵。”

    于是,回过头来凝视中华文明的往昔和如今。他知道了地理环境的空间阻隔、沿袭数千年而未变的统一而普及的文字系统、中华文明地域体量和精神体量的宏大、实用理性和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科举制度的维护统治与文化延续,这些,都是中华文明能成为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古文明。

    但这似乎还不够,那只是对过往历史的总结,当下和未来,人类和中华文明却都遇到了新的问题——“本来,人类为了摆脱粗粝的自然而走向文明……但是渐渐发现,事情发生了倒转,拥挤的闹市可能更加荒昧,密集的人群可能更加野蛮。”

    毕竟,人类在奔向文明的征途上走了太远太久,其间的辛酸、艰险和征伐充斥了整个过程,遍及了世界各地。“到来出来,回去出去”,倦了、累了,还是自然母亲最是善待自己——虽然偶尔也会有些微打骂调教,但就好似人到中年,久经摧残,饱经风霜,终觉最舒适惬意的还是人生初时的婴孩年月。

    文明的世界并不文明,就像标榜民主的国家往往并非真正民主一般,在文明创建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诸多血腥暴力和专制强权,在你争我夺的生死较量中,多少文明失了初衷又失了人性,多少宗教子民失了本心而被引向极端,文明不再文明,宗教也失了教化。

    或许自然才是最终的文明,才是最遵人类本源本愿的教化——这让我想到了当下国家领导人正在下大力整治自然生态的全国性行动。

    而在《北极寒夜》一文中,他选了7个不同的图像,分别在“文化传承与牺牲”、“学术纯粹性与功利性”、“积极创造与消极固守精神”、“温和式与激进式改革”、“悠闲与勤恳人生态度”、“‘法律’制度与‘好汉’文化”、“民族主义与人类文明共同”这7个层面,展开了欧洲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深入对比。

    在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对比中,我们知道了世界各地的社会转型,多是以暴力革命展开的,根本目的多是以权力再集中,财富再分配为最终目的和具体体现,而文化的进步只是革命开始的由头和结束时的顺带,这一过程充斥着对文化的利己性褒扬保护和对立性贬斥摧毁。

    在与德国柏林费希特、黑格尔的墓地的对比中,我们知道了学术应当是自由与纯粹的,应当要着眼和作用于社会公共领域,而不能摆出一副服务政治或是清高出世的姿态,过于功利,学术也就慢慢演变成了权术。

    在与法国里昂博物馆里的一张创造和发明统计表的对比中,我们知道了欧洲人对于创新和创造是积极而永不满足的,是竞争且又相互攀比的,因此他们的科技进步有着无数个第一,他们文明的发展快步赶超,文明不该把荣誉完全置于过去的辉煌,而更应把目光放在当下,朝向未来。

    在与英国皇家温莎堡推行的改革道路的对比中,我们了解到了温和渐近的改革也可以达到彼岸,这个过程可以较少“腥风血雨,较少声色俱厉”,虽然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当然,国情不同、文化不同、周遭环境不同,如何取舍借鉴,却是见仁见智的。

    在与欧洲各地悠闲生活人群和生活态度的对比中,我们知道了“中国人刻苦耐劳,偶尔也休假,但那只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欧洲人反过来,认为平日辛苦工作,大半倒是为了休假。”当然,中国人的勤恳既是民族文化特质,同时也是一种历史遗留的不安全感的体现——任谁在经历了无数内外战乱后,也难以淡定悠闲;任谁在经历了无数生态灾难后,也无法气定神闲。

    在与冰岛辛格韦德利火山岩间的“法律石”的对比中,我们知道了中国文化中的“侠”文化与法制社会的对立面,揭示的问题也是当下国家正在全力以赴推进的法制改革,最终目标则是建立法制化社会,这是历史必然,社会发展必然,只是有些东西根深蒂固,还需要时间来适应和推行,需要经验累积,需要不断地、持续地查漏补缺。

    在与欧盟的蓝色旗帜的对比中,我们知道了过度张扬的民族主义使得世界历史上最传奇、最残酷的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大半发生在欧洲。而这也是在提醒我们,绝对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容易让人在做出某些评判时有失偏颇,容易让人在处理问题时走向极端。

    于是,出于“文化总是表现为跨疆越界。”的考量,他向世人发出警示,文明与文明之间最终是可以走向共同制定和遵循同一文明原则的,所有文明的共同敌人应当是“一切非文明的力量,例如恐怖主义、核竞赛、环境污染、自然灾害……”

    《远方的海》一文,是在西太平洋某个小岛上,他亲身体验了大海的宏大、深远和无处不在的挑战,反衬出了人类面对大海时的渺小、无助和不得不拼尽全力。

    即使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依然忘不了对民族文化的责任,让我们知道了中华文明缺失了“海文化”。

    中国人对海的态度,与其说是不屑或者敬畏,倒不如说是恐惧,茫茫大海,无边无垠,哪有陆地来得实在,脚踏实地早已是根深蒂固的文化情感。

    “风雨飘摇”历来都不是为中国文化所喜的情境。

    陆地终归是安逸的,一旦扎根,是一劳永逸的,也是一成不变的;而海则是恰恰相反,意味着流浪,延续着漂泊,却又时常能让人遇见收获、重拾新生、人格升华。

    脚踏实地,是安逸;风雨飘摇,是闯劲。

     三、君子之交

     在《谢家门孔》、《巴金百年》和《佐临遗言》中,我们跟随秋雨老师,深入探寻了老一辈文学大家对于文学,对于民族文化,对于自身人格的正义坚守,以及他们之间“君子之交”的纯粹和高贵。

    秋雨老师对于子“大慈无朋”的解释,对于“大智不群,大善无帮”的理解,是出于“远小人而近君子”的对立比较,也是中华文明集体人格的潜意识体现。

    君子之间是互相吸引、互相懂得、互相珍视又互相勉励的,没有功利,无需互捧,不屑奉承,有的只是学术上的共鸣,人格上的钦慕,道义上的支持和有难时的互勉。

    他们没有时间和功夫浪费在与他人的辩驳之中,因为他们太忙了。为学术忙,为文化忙,为民族忙。

    对于他们来说,时间从来都不是自己的,是属于文学的,是属于民族的,是属于普罗大众的,所以才会分秒必争创作,才有一步一个脚印为文。

    秋雨老师创作文化“苦旅”耗时二十余载,我读不过数月,写下三言两语感想更是只花数天,时间的不成比例等同于认知的不成比例,也就等同于境界的不成比例。

    我想要借着秋雨老师的文字,把这条文化长征之路“走”一遍——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今年把秋雨老师的系列作品通读一遍,并以此为拓展,学文、读史、习艺,愿自己的文学之心得以安顿,愿自己的人生之路得以延展。

    最后,借用秋雨老师的话来勉励自己,“路,就是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求知;悟己,问道 ——读《文化苦旅》的所思所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ke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