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渡 第四章:221会议

作者: 0548651546ee | 来源:发表于2020-04-23 16:36 被阅读0次

       会议室像一个缩小版的人民大会堂,一些摆设和红毯的布置让气氛显得很庄严。

        李志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尽力挺直着腰杆,他不想让这身西装在他苍老的身躯下显得很没精神,所以忍着痛挺起了胸。

        会议上的人都认识他,他也认识大部分人,其中有很多人是就连自己也没有资格见上一面的。

         看到李志走了进来,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他的身上,都想看一看这个问题的提出者。

         即使坐了下来,李志还是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开始热了起来。

   “各位同志们,在会议开始之前先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出席本次会议的有……”

   会议的开场白很简单,介绍了一下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

   李志很了解他们,他在这两周里不仅知道了每一个人,也仔细的钻研了他们的论文,他知道每个人的观点及立场,也清楚他们所能做出的影响。

         在这其中,他注意到了一个名叫张冰的女人,她曾经公开的表达了自己支持“DE”工程,并且希望国家能够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给联合工程队提供帮助。

        她的偏执让李志很忌惮,李志知道在这里她会尽全力为“DE”工程争取话语权,从她的神情来看,她显然做好了准备。

  “下面先有请李志院长发言。”

  李志努力的的挺直着腰杆,挺着胸走上了讲台。

      在上面,他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每一个人的动作,看到每一个机器的运作,此时数以百计的眼睛和摄影机对准着他,让他有些手足无措。

  “在这个问题提出之前,我曾经思考过很长时间,但始终没有得到答案。我不知道我们现在该把重心放到哪一个方向,但好像哪一个方向都是十分危险的。我们选择哪一个都有可能进入一个危险的平衡。所以,我想先听一听大家的意见。”

        李志知道,自己不能这么早做出表态,这样一定会引起一些人的情绪,有些观点还是要放在明面上让所有人先听一听的。

  李志很快的走下了讲台,在所有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之后,接二连三的有人上台讲出了自己的观点,李志看的出来,有很多人其实并不是科学领域的,战略局反而占大多数。

      但仔细想想,这的确是属于战略的范畴。

  之后的会议开了整整三天,所有人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个时候才正式进入了讨论阶段。

  整整三天里,总的来说,最终的大的矛盾也就两个,一个是主张着重发展航空,一个是主张着重发展地下资源开发。航天派基本上没什么矛盾,但是地下资源派产生了分歧:

        一波人提议另起炉灶,不跟国际力量合作,理由是国际信誉有不确定性,而且华国境内有很多的潜力资源田可以开发,或许可以领先做出突破。

        另一波以张冰为代表,提议先把重心投入“DE”计划,进行投资以分得利益,避免失去宝贵的发展机会。

  而作为问题的提出者,李志始终是一言不发,所有人都想知道他的看法,赞同也好,反对也罢,在这三天里,李志没有说出自己的任何立场,甚至脸上连一丝表情都没有。

      所有人看向他,就只能看到两只像黑洞一样的眼睛,读不到任何东西。

  李志很清楚,自己要做的是一招致命,这一点是从他儿子那儿学到的。那天儿子从体育课上回来

        “爸,今天我们散打老师教我们如何收力。”

        李志自此学到了,要想打出具有伤害力的拳,最重要的是隐藏,隐藏自己的实力,把力量集聚起来,瞄准一点全部释放出来以期一招制敌。

        李志隐藏的很好,他把自己的情绪压的很低,尽管有的时候听到一些荒唐的言论有跳起来反驳的冲动,但万幸的是他克制住了。

  讨论阶段的争辩很激烈,李志在下面看着,看着眼前的人站起来又坐下,再站起来再坐下,唾沫横飞,引经据典。

      李志感觉很欣慰,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在清华辩论队里的日子,那个时候的自己很不一样,充满了激情,满腔的热血,每天的想法只有一个,为了心中的真理而奋斗。

      也是在那段时光,李志很幸运的结识了自己的老伴。

      “那是一段值得回忆的时光。”

      后来的李志面对媒体的采访不止一次的含着热泪提起那段时光的经历,记者惊奇的发现,在提及这些的时候李志的眼里竟然有光。

  “我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下,我们完全可以暂停掉航天科研,将精力技术投入到“DE”工程中。因为这个机遇一旦错过,我们会很被动。而如果我们抓住了这个机遇,我相信,我们会取得很好的成绩的。”

        这个观点的提出让原本紧张的气氛瞬间爆炸开来,在这么一个以两个计划共存为前提来讨论重心的会议中,张冰的极端引起了所有人的不适。

      当初在面对媒体时,张冰的意见是“将重心放到'DE'工程上,政府大力扶持”,并且在很多场合多次夸大“DE”工程的历史意义,在周围的人眼里,张冰的种种动作已经有够极端了。

      而在这么一个会议上,她竟然又提出这么一个打破所有平衡的看似荒唐的意见,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张冰同志,我曾与你父亲共事,他对你的评价很高,说你是个好孩子。现在看来,果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有人站了出来,显然,他不想让张冰在这次会议上太难看。

  “各位,我知道我现在提出这个意见会有些唐突,大家一时无法接受。我尊重航天工程的各位前辈,但是还请大家将“DE”工程重视起来。一直以来,我们批评着西方国家的傲慢与偏见,认为那是愚蠢的表现。而在这几天的观察下,我看你们的傲慢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冰!注意你的态度!”

  “我的态度很明确,在至少是近五年的时间里,在整个工程趋于稳定之前,我们都要将注意力放在“DE”工程上,因为我们耽误不起。还是那句话,相较于计划不着边际的未来,我们更应该立足于眼前,把眼前的危机先解决好,再去考虑其他的事情。”

          张冰不得不这样做,他知道他的意见不可能被完全采纳,但是她必须要先强硬起来。正如孔子的那句“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只有取其上,才能得其中。

      张冰想要的是得其上,那就必须要选择“取其极上”。

      这样做的代价是,张冰要承担意见被全部驳回的风险,这一点张冰早就想到了,如果事情往坏的方向发展,张冰也早有一手准备。

  航天派当然听不惯张冰的一套说辞,站起来反驳道: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航天资源开发完全是有理论基础的,虽然难度较大,但不是不可以克服,在我们眼里,虽然可能看不到那一个人类历史性的时刻,却不想你说的那样不着边际,我相信,在不久后的将来我们的子孙会习以为常的。”

  “正如张冰同志所言,航天技术相较于“DE“工程是不着边际的,那么“DE“工程相较于传统境内资源开发也是不着边际的,境内资源开发也更有实际性意义,也更保险,这一点岂不更立足于眼前?”

        一向反对'DE'工程的境内资源派代表自然也不放过这次说话的机会。

  “张冰同志,我不赞同你的观点……”

      一时间,众多学派代表群起而攻之,显然,张冰的发言触及到了一些人的敏感处,他们不允许这种极端理念的产生。

  张冰自然也是寸步不让,据理力争。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的场面一发不可收拾。

  李志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安静的坐下去了,现在他们彼此间的冲突如此这般的摆在了桌面上,立场的差距之大,以至于产生了矛与矛之间的较量。

        这个时候如果再不出来一个调停者挽回局面,整个会议恐怕会很难收场。

  “各位!”李志缓缓地站了起来,虽然声音不大,但神奇的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大家都理智一点,关于问题的看法,大家都各执一词,谁都说服不了谁,在我看来,这是好事,我们都热爱着自己的祖国,为了祖国的未来而争吵,这是好事,不过就是立场不同产生了些分歧。”

        “大家都希望早做准备,但同时又担心眼巴前的危机,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因为不管站在哪个部门来看理由都很充分。但是这样争论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所以,我有个提议……”

  李志环视了一周,清了清嗓子大声道:“建立一个名为“未来战略部“的机构”!”

  以后的历史书上,简称这次的会议为221会议。

相关文章

  • 远渡 第四章:221会议

    会议室像一个缩小版的人民大会堂,一些摆设和红毯的布置让气氛显得很庄严。 李志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尽力挺直...

  • 远渡

    渡得远行船, 心怀乡思念。 口含异乡时。 无处寻迹来。

  • 远渡

    孤帆逐清波卷起重重白浪 轻舟在渺茫的烟水中逆行 浮向远山的青云胆怯地注视 风雨中破势而发的舟子 是否会抵达梦里的古...

  • 远渡求学(40)

    宝贝,妈妈准备重新开始写简书了 宝贝一个人独自漂洋过海到了异国他乡求学。这是一个从未离开父母的孩子,二十岁离家,能...

  • 秋雁啼朝露——水木诗社

    远渡 文/老巴 夜深曾远渡,天晓不能归。 秋雁啼朝露,游子隐暮灰! 老巴:因宿舍排行...

  • 重阳,远渡重洋

    五个月前还在跟WC讨论重阳节怎么过,而现在,重阳节就这样在昨天的忙碌奔波中度过了。 上午去本部开了小夏微博的会议。...

  • 索多玛诊所 4

    第四章 会议 前情回顾 第三章 等待 羊洋将此次会议命名为“XXX俱乐部第一次战略会议”,我很反感。 我经历过上百...

  • 献给你——如果你也忠于哈利,直到最后

    “死亡只是穿越世界,如同朋友远渡重洋。” ——《...

  • 《弱势守土》50 俄国的两面外交手法

    作者 / 文元 No.50/第四章/6 第四章 中俄就外蒙问题举行第一次北京会议,草签协约,大致维持清季外蒙政治格...

  • 《弱势守土》38 哲布尊丹巴致电袁世凯

    作者 / 文元 No.38/第四章/2 第四章 中俄就外蒙问题举行第一次北京会议,草签协约,大致维持清季外蒙政治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远渡 第四章:221会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ma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