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婚姻育儿成长励志
像孩子一样,与孩子在一起

像孩子一样,与孩子在一起

作者: 清心倾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3-29 22:04 被阅读195次
(摄影:清心)

01

八岁的小兴一走进沙盘室,就专注地投入到沙盘制作中。

他一言不发,仔细挑选着每一个沙具,再跟随感觉把一个个沙具摆放在沙盘里。不一会功夫,沙盘里丰富起来,有海洋,有森林,有宝石,有鲨鱼,有鲜花,有士兵,有武器……

我专注地看着沙盘,心与小兴在一起,感受着其中的故事发展。

只见小兴拿了一只海螺和一朵绑在细木棍上的粉色布艺花,花有一种恬静的美,这种恬静给人以力量感。

小兴尝试把细木棍直立立地插入海螺,好让粉花成为沙盘的中心,且在制高点。这是一件很难的事。花太重,海螺内壳很滑,也很难找到一个受力点。

正当我哀叹沙具的局限性时,只见小兴真的找到一个受力点,真的让那朵粉花稳稳地立了起来。

然后小兴浅笑,对我说,完成了。

我满怀期待地问他沙盘的故事。

他生动地描绘起来,有小人国,有外星人,有会吞人的宝石和贝壳,有异常奇幻的战争。

我沉浸于小兴欢快地描述中,心中不禁感慨,童话故事就是从小孩子嘴里自发出来的啊。

02

小兴讲完,却没提中间粉色的花,我赶紧追问一句,中间的粉花代表什么。

他有些得意地说,那是外星人立的一座花塔,这座花塔有神秘的力量,可以让时间倒流。

小兴的沙盘故事悄悄地告诉我这个孩子有着怎样的情结与内心冲突,剩下的时间,我通过与他对话,陪伴他一点点解开他的心结与冲突。

沙盘快结束时,我问小兴,今天想让我跟你妈妈聊天么?介意你妈妈看到你做的沙盘么?

小兴如往常一样,给了我肯定的回答。虽然我知道,他希望我每次都可以跟他妈妈沟通一下,每次都愿意让妈妈看自己做的沙盘,但我每次还是会先征求他的意见,这是对他的尊重。

然后小兴出去把他妈妈喊了进来,他知道我要跟他妈妈聊会天,就扭身往门外走。还没等他走到门口,只听小兴妈妈自嘲似地笑起来,冲着小兴喊了一句:“你做的什么啊?中间这是什么?显得好突兀啊!”

小兴扭身回来看妈妈,只见那朵粉花因为被妈妈碰了一下,已经倒下了。倒下的粉花真的变得很突兀了。

看到这一幕,小兴不知所措,双目失神,面部显出局促的红晕,然后他扭身走出门外。

(摄影:清心)

03

小兴妈妈根本没跟自己的孩子在一个频道上,她用大人看世界的方式与自己孩子交流。

大人的频率与孩子的频率,常常在两条平行线上震动,虽然各自都很发力地震动,却只能在自己这条线上发力。

力量消耗不少,却永远不能把信息传递到另一条线上,这大概是最孤独的亲密距离了。

所以小兴妈妈只能看到一个突兀的沙具,却看不到小兴内心的故事。

如果她能与自己的孩子同频,她就会以孩子的姿态与孩子相处,像孩子一样充满好奇心与想象力地去探索这个世界。同时,她也能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能看到孩子对自己的期待与失望。

其实,这世上众多的爸爸妈妈都像小兴妈妈一样,难以与孩子同频。

像孩子一样,与孩子在一起,真的这么难以做到么?

其实,找到自己身体里小孩子的频道,根本就不是一件需要去“做到”的事情,而是一件回归本性的事情。

无论我们长到多大的年纪,我们体内永远都有一个小孩,那才是我们本来的样子,才是我们更为真实的灵魂。

这个灵魂更贴近本我,一个更愿意追求自由与快乐的我。

只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灵魂被圈进一个个形状体内,我们的行为被贴上一个个标签,我们不再是我们。

成人有成人的世界,有各种道德规范,有犀利的竞争与淘汰规则,不好好在成人世界里清醒,就可能面临被排挤,被淘汰。

我们的灵魂更贴近超我,一个更有道德规范的我。

超我时刻努力控制着本我,批判着本我,生怕本我获得更多自在的快乐而失去控制。

于是,我们绷紧了自己,让自己随时处于战斗状态,让自己可以在各种形状体内游刃有余。

我们的能量被绷紧了,就不再有空间去好奇,去想象。

超我认为我们顶着大块身体,再现出小孩子的灵魂,是件羞耻的事情。

这种羞耻感愈加让我们难以放松,愈加将我们推向重重压力中。

于是,各种烦恼与困惑扑面而来。而且是,越长大,烦恼就越多。

04

现在很流行幸福疗愈心理课堂,我也参加过很多。这种课堂参加多了,发现有一个规律。疗愈课堂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课堂主办方努力营造了一个场域,这个场域价值中立,安全,温暖,轻松,充满一种妈妈对婴儿的抱持感。

在这个场域里,学员可以尽情放松自己,尽情打开自己。

然后我发现,足够放松自己的同学们,都变成了小孩子。

大家沉浸于扮演小松鼠小兔子的暖场游戏里笑声不止,跟随疗愈引导语大声痛哭,交融于音乐中毫无章法地舞动身体。

笑,是小孩子透彻地笑;

哭,是小孩子放肆地哭;

舞,是小孩子欢快地舞。

每个人都找到一个空间,总算做回了小孩子,找到了自己最自在的样子。

最自在的样子,才是本来的样子。

本来的样子,才是快乐的样子。

(摄影:清心)

05

去年参加了一个非常学术性的心理论坛,论坛上发言的嘉宾都是心理学界的大咖,都是博士出身,都出书数本,都是实力派专家。

参加论坛前,我做好要听一场场百般无聊的专家学术报告的准备,却没想到,每场演讲都灵动风趣,每位心理专家都活泼至极,讲起话来异常调皮,他们站在台上,真实得像是有仙气。

在论坛上有一个研讨会,让几位发言的专家们聚在一起,深入探讨一个话题。

专家们都太真实了,竟然经常因为一个观点争执不断,还有两位专家像小孩子一样在台上对抗起来,甚是可爱,引起台下观众哈哈大笑,氛围轻松有趣。

那次论坛后,我才发现,能把心理学玩的这么好的专家们,早就打通了自己的任督二脉,早敲碎了那些没有意义的束缚形状体,让自己回到了孩子的姿态。

他们本我自性的部分比一般人更多地被释放了出来。

他们像孩子一样,充满好奇心与想象力地探索心理学,竟不知不觉间在这个领域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06

那么再回到刚才的问题,怎么做才能像孩子一样,与孩子在一起呢?

其实这个答案已经显而易见,只需要想通一件事---不要惧怕回到孩子的频道,记住这不是一件没面子的事情。

其实,真的是我们过于紧张了,就算我们充分放松下来,在强大的超我面前,我们的本我也跑不出来多少。

而只需要跑出来那么适当的一部分,就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轻松与快乐,也能让我们能更好地与孩子在一起。

当你彻底想通这个问题,你才能与你的阻抗和解,阻抗消失了,你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真正让自己放松下来。把自己看作孩子的同辈朋友,让自己回到孩子的状态,然后你就可以陪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去探索未知奇妙的世界啦。

不要以为孩子知道的,你都知道。

如果小兴不给我讲沙盘中的故事,我永远走不进一个奇幻的世界。

跟着孩子走进一个奇幻世界,于我来说,是极大的滋养与放松。

尝试像孩子一样,与孩子在一起。这一切是为孩子做的吗?

当然不是。

所有的爸爸妈妈都应该感谢孩子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这样的机会,可以让自己再做回孩子。

在忙碌的工作之外,在世俗的条条框框之外,让自己再次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是多么奇妙的体验。

(摄影:清心)

作者简介:清心,心理咨询师,心理讲师,心理系自由撰稿人,简书心理专题半年度推荐作者。

如果你生活上,情感上有所困惑,可以客观、详细描述事件、困惑点及诉求点,以邮件的方式发给我,并接受清心在微信平台公开回复,清心愿意为你免费解惑。邮箱见个人主页。偶尔清清心,生活更倾心。相似的人,总会相遇。

欢迎关注清心心理问答

相关文章

  • 像孩子一样,与孩子在一起

    01 八岁的小兴一走进沙盘室,就专注地投入到沙盘制作中。 他一言不发,仔细挑选着每一个沙具,再跟随感觉把一个个沙具...

  • 像孩子一样

    像孩子一样哭 像孩子一样笑 像孩子一样喜欢一个人 像孩子一样要抱抱 像孩子一样 自己学习穿衣吃饭 像孩子一样 独自...

  • 【读书清单】自卑与超越(3)

    学校影响 001 对教师的要求:自身健康、平衡、懂得心理调节,像朋友一样跟孩子接触;与孩子联系在一起;平等地对待他...

  • 【晨读感悟】归零,做个灿烂的孩子

    像孩子一样勇敢。 像孩子一样学习。 嗯,最近“像孩子”出现频率蛮高,中午我去体会下孩子睡觉。午睡时默念像个孩子一样...

  • 像孩子一样学习

    像孩子一样专注,像孩子一样的心性,像孩子一样有好奇心,像孩子一样有学习的生命力。 前几天在商场看到一个...

  • 像孩子一样教育孩子

    读书是父母面子的问题,成绩能证明老师猜题的能力。 ...

  • 古一手绘日志——我把幼稚藏了起来

    当我还是个小孩时,我像孩子一样说话,像孩子一样理解,像孩子一样思考,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但是我长大了,把所有属于...

  • 像孩子一样

    你的模样 像孩子一样 执着忧伤彷徨 诞生尘埃之中 游离肤浅之上 叛逆弱冠之围 沉浮俗世韶光

  • 像孩子一样

    在草地上蹦跳在树林里奔跑像孩子一样高兴时就笑难受时就哭 光溜溜跳进河里爬上一棵大树拥抱一片星空像孩子一样累了就回家...

  • 像孩子一样

    今年过年又是二十人的大团圆,主办方是我家,比起以往算是少的啦!以往都是25个呢!不过今年我们是在酒店聚餐,这让我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像孩子一样,与孩子在一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mv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