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参加“21天爱上写作训练营”,看到老师说练习自由写作,自己也想试试。
虽然,没有在清晨刚起来就写,但是我也按照老师说的方式,给自己定了二十分钟的闹钟时间,在这二十分钟里不停地写。
在看到老师提供的那几个备选的自由写作题目里,我第一个想写的就是,《五年后,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其他,比如《写给八十岁的自己》,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思维太过僵化,真的无法想象自己活到八十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什么样的场景。也可能是我太悲观,不相信自己在这个缺乏安全感的社会里,还能活到八十岁。
我觉得五年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更具现实意义,更有建设性,是我现在需要考虑的。
2
五年后,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问题不由得把回忆倒退回五年前。五年之前,我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呢?如果想过,我还会是现在这样的自己吗?我会因为这个问题而有所改变吗?
我不知道,只是任记忆自由加速,倒退回五年之前。
五年前的自己,已经怀孕4个多月。一个人在济南工作,吃食堂,住宿舍,一个人去孕检,还天天上班,加班。觉得自己过得还挺开心,从没有因为自己是个孕妇,没有家人的照顾而终日愁眉抱怨。
我在一家大型央企的基层公司工作,和老公过着分居两地的生活。只有老公两个月一次的假期才可以小聚一次。其余时间,俩人都是在各自的城市,过着和未婚单身一模一样的生活。
自己从来都不是喜欢规划生活的人,甚至觉得人生随遇而安也很不错。总认为,如果太多地去规划生活,死板地按照规划生活日子得过得多拧巴。毕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个人能够轻易左右的。而我,讨厌这种拧巴。
正是这种心理,自己从来没有想着会辞掉一份稳定的工作,因此也从未有过职业规划。
之前,总感觉自己一直都是被生活逼迫着作出选择。现在才明白了,这种生活其实都是潜意识里形成的。
记得,单位有位要好的同事问过我,生完孩子是否仍然准备继续过两地分居的生活。我说,“也许事情到了那一天,我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自然就会做出选择。”
或许,从我回答这个问题的那一刻起,我这五年来的生活走向就已经锚定。
只是这一切,自己不曾觉知罢了。
那时,我无法想象,当第一眼看到从身体里分娩而出的儿子时,自己母性的能量就被全部激活,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
半年产假结束后,两次续假,总共三年半。
可能正是请假的这个假象,让我只全身心地关注孩子,忽略了自身的成长。始终觉得,那里还有一个职位,我随时都可以回去。
三年半的假期结束,我无计可施,必须在“带孩子去济南工作”和“在西安家里当全职妈妈”之间抉择其一。
3
随之而来的焦虑、纠结,如滔天巨浪,吞没了我的身心,迷失了方向。
每个夜晚,孩子睡着后,看着时间如蛇,从暗夜里悄然滑过,无声息,直到东方发白。
我熬红着眼,看着城市的黎明,只觉得世界之大,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天天和可爱的儿子在一起,却觉得自己的心里有一孔冰冷的黑洞,无法被温暖。这冰冷的感觉时刻提醒着,我已经不是从前的我。
在母亲的角色和希望成就自我之间的力量拉扯,让我不知所措,对孩子也逐渐失去了耐心。全职育儿的生活,开始变得不那么幸福快乐。
我伸出双手挥舞,希望有人看到,希望有人拉自己一把。
但每日重复的生活,焦虑的情绪,让我像只刺猬,老公也不愿和我多交流。而我,也不能对孩子发泄太多。毕竟,我的焦虑已经表露的太多,不可以把更多的不安转嫁到孩子身上。
这一切,龙卷风一般,将我吸向了黑洞的更深处,无法被看见,无法被拯救。
孩子三岁,上了幼儿园。我终于有了自己的空闲时间,终于可以彻底安静下来想想自己。想想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到底是为什么走到了今天?
安静下来后,逐渐回忆总结自己一路走过的路。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目标,没有规划,没有想主动掌控自己生活的欲望。随着年龄、经历、角色、生活的种种变化,自己身处其中,起起伏伏,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目标在哪里。
没有目标,也没有了安全感。没有了安全感,焦虑、纠结如影随形。我明白了,自己有随遇而安的心,却缺乏真正能够随遇而安的本事。
我的焦虑,来自于对自己能否适应职场能力的不确定。长期身处国企体制下工作,知道自己身上有很多不良职业习惯。也知道自己三年多的全职生活,没有持续的学习充电,已经落下了太多。
说到底,自己没有优秀到无法被忽视的职业能力。
4
而立到不惑,路途已经近半。接下来的五年,我到底该怎么过?
五年后,我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要成为这样的人,我需要哪些身心的历练和准备?
五年后,我已经39岁,站在不惑之年的门口,我是有更多焦虑迷茫还是更加清晰从容?
我心目中,四十岁的女人究竟该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我想自己应该是自信而笃定的人。
那种自信不是我确定什么都可以得到,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而是,我清楚地知道,有些事情我做不到,有些东西我得不到,但并不会影响我。我会按照自己内心的需求,不慌不忙,泰然自若地生活。
我想自己是内心敏感而丰盛的人。
成长,不是在时间的催促下,让人放弃什么,变得更加麻木。而是,在经历种种之后,仍然有勇气去接纳,去体味不同的生命体验。或苦难,或悲伤,或欣喜,或沮丧……
体味了,接纳了,内心与之同在,和谐共处了,就明白了,世间事,不过如此。人生众多疑惑,迎刃而解。
无论是读书,历事,还是见人,我都可以从中洞见他人的生命姿态,从而映照自己,丰富自己。
我想能成长为和孩子做朋友的知心妈妈。
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全职还是再入职场,我希望自己可以和孩子成为朋友。我的“妈妈”角色一直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成长的。如果,五年后,我还在用现在的目光打量孩子,用现在的方法教育孩子,恐怕,孩子一句话都不愿和我说。
孩子越来越大,自己的独立意识将越来越强。而培养孩子自信自立的品质正是要顺应孩子的这股力量,只是在他们无助迷茫时,我们可以理解,帮助,引导,就像一个知心朋友一样。而且不只是我自己认为,而是孩子会这么认为。
我希望自己可以掌握一项技能,真正具备安身立命的本事。
现在的我,看着好像对很多事情感兴趣,什么都想学,活得很“作”。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因自己的焦虑而起。
我学硬笔书法,学手机摄影,学手绘,学写作,学制作ppt,学知识管理等等。
学这么多是为什么?
除了有些的确是自己擅长且喜欢的事,有些的确是看到了别人的成绩,自己也心生艳羡,跃跃欲试罢了。
我明白,我不可能所有事情都去做好,事实也证明,有很多事情根本顾不过来,常常会顾此失彼。
我知道,这些学习目前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我。但这样学习的状态的确治愈了我的一部分焦虑,哪怕是假象也好。起码没有那么多的焦虑,自己的情绪好了,和家人相处起来也更轻松。
各种学习,让我更懂得发现生活的趣味和美,这可能就是我学习的最大收获。
最近,在一个训练营里学习手机摄影。课后,老师会布置作业,学员拍完发群里,老师随时点评。为了完成作业,我带着孩子在院子里玩儿。孩子在一旁玩儿,我在一旁观察周围的花草树木,风景,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去拍风景,拍孩子,发现身边美的乐趣所在。
现在,我学写作,无论是为了完成打卡作业,还是构思自己的选题,都让自己对生活多了一份思考,多了一份感受。
我用文字记录下这些思考和感受,用手机记录下那时自己眼中的美和幸福。
回头再看时,看着那时那境中的自己,感受生命的蜕变与成长,看见生命的轨迹。或许,这样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5
昨天的“我”决定了今天的我,今天的“我”又决定了明天的“我”。
当下的“我”,不过是过去种种经历中的亡魂重新投的胎,做的人。
以前的我,没有梦想,也没有行动。
现在的我,有这样的梦想。剩下的,就是,让所做的一切为梦想服务,让自己走在通往梦想的路上。
希望五年后的自己再看这篇文章,不会觉得是个笑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