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饮食方面,做到这些你就自由啦

饮食方面,做到这些你就自由啦

作者: 蒋洪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14:46 被阅读474次

饮食自由是重要的养生概念,包括但不限于饮食养生。饮食自由不是想吃就吃的自由,相对于简单、消极和纯天然的饮食自然,饮食自由是我们认识自然、掌握规律后的有意识的自主行为。

饮食自由包括饮食有节、应时而食和食药兼顾。饮食有节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进餐规律。一天三餐,每餐开始的时间以及每一餐的用时,要相对固定。当下年轻人不进食早餐居多,真不知南墙距他们多远?!

第二,以谷为养。谷类是人类营养的主要来源,无论是《黄帝内经》、《圣济总录》,还是《居民膳食指南》均明白无误地告诉世人要遵循“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

第三,餐食七分。唐宋明清各代均有对饥饱的辩证论述,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宋·苏轼《饮食绅言》:“饥生阳火炼阴精,食饱伤神气不升。”明·徐春甫《养生余录(上)/旦暮避忌》:“朝不可虚,暮不可实。”凡早皆忌空腹,晚上也不要吃撑。清·李渔《闲情偶寄》:“欲调饮食,先匀饥饱。大约饥至七分而得食,斯为酌中之度,先时则早,过时则迟。然七分之饥,亦当予以七分之饱,如田畴之水,务与禾苗相称,所需几何,则灌注几何,太多反能伤稼,此平时养生之火候也。”饿过了头就不能吃得太饱,同时他以“饥饱之度,不得过于七分,是已。”辩证指出不能因为上一餐吃得太饱而接下来饿一餐。

第四,五味取薄。明·杜巽才《霞外杂俎》:“五味淡薄,令人神爽气清。少病。酸多伤脾,咸多伤心,苦多伤肾,辛多伤肝,尤忌生冷硬物。”

第五,细嚼慢咽。清·朱彝尊在《食宪鸿秘》:“饮食不可过多,不可太速。”吃得太快,血液中的葡萄糖还没能多到可以触发下丘脑饱中枢的开关,胃已经撑大了。

应时而食:清代时虎丘山塘街有一位叫陈献传的医家,他以“人身一小天地论”道出了人体小宇宙和自然界大宇宙的辩证关系。人与人之间体质千差万别,总体而言做到三不吃,即不吃不当时的食物,如吴地俗语“多吃半夜餐,少吃年夜饭”就是指以寿换餐;不吃非本土本季生长的食物,如“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谚语告诉我们关于季节的饮食禁忌;不吃对自己身体无益的食物,食物对自己是否有益,也是因人而异。比如体寒者不宜食用寒凉之物。

食药兼顾:自古食药同源,每一样食材除了具备酸苦甘辛咸,还有温热寒凉四性。故食材也有其利弊两面性,既可疗饥调养,亦因“是药三分毒”而“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在国家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的目录清单中,有86种可以用于日常烹饪,超过这个范围,不是吹牛就是违法。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致致危,例皆难疗。”就是告诫我们要处理好人与食材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饮食方面,做到这些你就自由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tc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