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附诗评后)

飞机下降到三千多米的时候,我关上了手机,停止看诗。
“我什么都不是。我将永远什么都不是。我不能想要成为什么。但我在我内部有着这世界的所有的梦想......疯人院里充满了持必然论的疯子。而不认同必然论的我,是正确还是错误?不,不仅是我......”
从靠窗的角度俯视,疯人院自然是看不见的(“疯人院,从时空飞梭的角度看去”。这首起句,视角的宏观性就胜出了),也看不见六成以上的植被,有的只是夜上海闪烁的灯火。感觉像是在翻转,脚蹬着游乐园的旋转飞船,头顶,灯火流淌如浩荡的星河。此刻,又是哪几盏亮着的星火中,有自我确认天才的众生在做梦?在宁静的文字里疯狂地斟酌笔墨,搬运砖块,构建城堡?即便,油绿得成年。
向来梦多,只是近一年来一直易梦见诗,醒来却常常默然、哑口。不像以前梦见画画,很清晰,爬起来就能画。说到底,我不是诗人,只是沉迷文字,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心甘情愿下水中了诗毒之人。
文字,给人孤独,给人安抚。有时,也给人虚踏时空的眩晕。我们一锅一锅地翻炒文字,征服文字,也被文字征服。(“红虾”是要和“油绿”色彩上呼应吗?感觉看着有些别扭,与整体似乎不搭。好久没去游乐园了。大摆锤没有见过,略突兀,不是必要的话不建议这样写)反锁尘世,细细感受文字空前的美。(“甚至感觉反锁的尘世,空前的美”这句是整首中最有感觉的一句,与游乐园本身的体验结合得自然巧妙,别有意味。想必迷恋文字者看了都会有共鸣吧?)游乐园,其实何尝又不是疯人院呢?一群沉迷文字的孩子的游乐园,哈哈。玩你的游乐园,孩子,玩你的游乐园。相信我,世界上没有比文字更好的游乐园。全世界所有的糖果,加起来都不如一个游乐园疯狂和美好。
可是神啊,请放我下来。时间到了,我得回去呀。(“诗的断头台”这一句,感觉用词略重。大词建议用起来还是谨慎一些的好)哪怕现实再狼狈,我也得试着慢慢放下不甘,放下桀骜。“背后,疯人院慢慢冷却、凝固”。是啊,或者说至少表面上必须是吧。“而远方,沉淀多年的黑暗,如宫殿般浮起(奇怪,为什么我读这一句会想起特翁?)可是,若离开诗的殿堂,我又拿什么去面对现实中的昏寒?
“我什么都不是。我将永远什么都不是。我不能想要成为什么。但我在我内部有着这世界的所有的梦想。”让我们一起重读佩索阿《烟草店》中的这一段。从窗户慢慢退到椅子,坐下去。你,能读到什么,疯孩子?
PS:前阵子出去玩,没看什么理论的东西。或许更是因为懒和性格偏感性的缘故,把诗社朋友的这首诗几乎写成了一段阅读理解。这首诗之前没有留意。乍一看,和记忆里他以往的水墨风格很不相同。细看,却有许多不同的惊艳。
另,曾经在海边的古堡上,一个人逆着海风跳格子一样,一堵一堵地跨跳古城墙。陡峭的古堡,深邃的大海。没有早年跳远的底子是不敢轻易尝试的。一脚踩空……那刺激,丝毫不会逊色于游乐园。旁人看我,想必也认为至少脑子不清。可是,疯子感觉真的是自在爽快呀。
原作:
《游乐园》
作者:鹿
疯人院
从时空飞梭的角度看去
植被覆盖率在六成以上
众生相沉浸
于一片成年的油绿中
清晨过山车给足的眩晕
一直漫过休闲椅的午觉之后
轻浮的摩天轮都没能支付太多安慰
一锅一锅地翻炒
终于,大摆锤把我征服
弯成红虾
甚至感觉反锁的尘世,空前的美
那时,多么想念我屡屡踏空的轮回
神啊,放我下来吧
诗的断头台上
我已虚无到握不住自己
并从金属硬核的断裂处
尾随降落伞的弧度,狼狈脱落
慢慢还俗
背后,疯人院慢慢冷却、凝固,慢慢
消失了。而远方,沉淀多年的黑暗
如宫殿般浮起: 一种跳动的语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