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心理简友广场
自我是怎么来的?一一读巜心智化》

自我是怎么来的?一一读巜心智化》

作者: HMIA | 来源:发表于2023-06-02 17:15 被阅读0次

最近读的这本巜心智化》是一本纯心理学的书,它站在精神分析的视角上清晰明了的解开了缠绕了我多年的几个疑惑。比如:自我是怎么来的?反思能力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先说说自我,这其实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自我(这个自我不是“本我、自我与超我”中的自我,更倾向于日常口语中的自我概念。)不是一个单一的层次,比如,当我们说:我发现我很紧张;我控制不住我的口腹之欲……这些时候至少有两个我。然而,当我们说:我看见我在跟自己打架,这个时候就有了三个我,两个在打,一个在看,如果我还能知道我在看,这会不会是第四个我?

我在想,如果有朋友读到以上内容会不会崩溃,会不会抓狂?别着急,其实以上的自我都是建构出来的。如果我们能解释怎样建构的,那么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这些我是怎么回事了。

当然,如果我三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就不会有四五百页的一本书了。

但我可以用极简的方式来粗暴地讲述一下,让我看看我有多厉害,或者杀杀我自己的自负心。

(以下所有观点都是建立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上的。)

首先回答一个大家都很感兴趣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对自己至少二岁前这个阶段没有记忆?

答案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我”,即那时没有连续的自传性的我,我们的意识是一个混沌状态。记得女儿一岁多的时候,举着喝完了奶的空奶瓶说:“给我,给我”,其实她想表达的是“给你”,她还不太清楚你和我之间的分别。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还没有把自己从一个外在的世界中分离出来,发生的事情之间的关系也无从梳理和标记,所以没有办法记忆。就像我隐约记得小时候发生了一次磕破头流了血的事件,我记得我只是一个目击者,但我现在的前额上有一个凹陷,所以,呃……反正现在的我不能确定自己是亲历者还是目击者。

我们从一片混沌开始建构自我的这个历程是非常艰险的。我们首先需要一个非常好的哺育者,TA要敏锐而稳定;善解人意又能精简概括;是个非常好的情绪回应者,但决不添油加醋。TA像孩子的一面有些变形的镜子,让孩子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情绪、感受,将镜子里反映出的东西与自己的内在感受进行连接,再将这些作为自己内在的外显,这样,孩子就能外化自己的感受与情绪了,再然后,当孩子能对这些外化的情绪、感受进行组织,并作为理解外部环境的原料时,心智化的程序就开始了。

心智化是一个过程,即自我建构的过程,最好的过程是,孩子可以将自己内在感受到的所有的东西都被哺育者承接、涵容和抱持,并发生连接与外显,让这些内在的东西可以被孩子清晰的看见,被自如的外化出来,那怕是极大的恐惧、痛苦,如此,孩子就建立了一个良好而稳固的核心人格,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良好的人格功能,这样的人稳定性好、抗压能力强、包容度高、适应性好,总之就是个很耐打磨的人。

而且可以想见,这样的人其自我是高度合谐合一的。所以,自我就是这么来的。多个自我老打架是因为我们没有遇到那个好的哺育者,但不要灰心,因为好的哺育者是极其稀有的品种,不太好的哺育者给我们自己留下了非常大的进步空间。

而反思的能力就是我们看见自己的人格状态的能力,言下之意就是我们能看见并敢看见自己,然后就有可能控制住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那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看不见或不敢看见自己呢?

(嗯,一千字果然不够。)

相关文章

  • 走向心智成熟的人

    今天来说说人的心智,说说心智不成熟的人。心智不成熟的人,他的思维表现为三种形式,第一个是情绪化,第二个是自我化,第...

  • 依恋与心智化

    “心智”是一个容器,人的思想和感情在这里储存并加工,容器越大,心智越成熟,情绪越稳定,自我越统一。 心智化是一个逐...

  • 聚焦之道,“语词种子”

    心智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自己具有心智来调节我们对世界的体验”——不是关于自我的知识,而是关于普遍意义上对...

  • 《把时间当作朋友》by 李笑来-20170227读书笔记及摘要

    本书是李笑来老师从心智成长的角度谈自我管理、如何看待时间的佳作。 时间是隐形存在的,因为很难具象化,因此人们总是忽...

  • 心智力--亲子分享

    ?亲子关系—-孩子是一张白纸,你要把孩子带去何方,源自于父母的心智。 ?谁在操控我做决定?心智。 ?心智怎么来?在...

  • 心智大脑

    人不是有钱了,才怎么样,是组建起自己心智大脑,不被诱惑迷失自我

  • 中13坚持分享第216天

    心智化是一种关他人或自己的想象性心理活动,换言之,心智化是指个体根据有意图的心理状态对人类的感知与解释。 心智化是...

  • 你除了知道元认知,还应该知道心智化(二)

    你除了知道元认知,还应该知道心智化(一) 先来复习一下心智化和心智化能力的概念。 心智化理论,由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第九章自我对于体验的姿态:从嵌入到心智化三

    心的成长,来自于另一颗心的滋养。 四、从嵌入到心智化 从嵌入到心智化,怎么做到? 生理方面,我们大脑的镜像神经元可...

  • 【每日分享】193

    【每日分享】什么是回到自己?(三) 人格模式是先天的自我选择和后天环境影响显化结合而成,是人关于心理、情感、心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我是怎么来的?一一读巜心智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cmedtx.html